卷一 第230章 出使(1 / 2)

阿史那所部乃是胡人大部,原本有騎兵近十萬人,但是此前姑臧城一戰被鷹揚軍消滅三萬餘人,結果一戰下來傷筋動骨,為了防止被其餘草原大部趁機吞並,阿史那不得不率軍回歸草原。

隻是阿史那雖然無奈撤軍,在皇甫充看來阿史那本人對於鷹揚軍自然是恨之入骨,僅從這一點來說,西涼軍就有可能跟他們合作。

最關鍵的是,現如今鷹揚軍本身實力強大,南部地區已經掃平益州大半,東部地區有潼關跟長安城天險可守。西部地區那些羌人在皇甫充來看更是不敢對鷹揚軍動手,若是萬一趙弘率軍來攻,除了阿史那所部之外,其餘勢力根本無法對於西涼軍起到直接的支持。

聽罷皇甫充的這一番建議之後,薛鎮平沉思良久終於還是沉聲道:“本帥先給趙弘回信看看能否拖延一段時間,皇甫,你代我前去阿史那所部出使一趟,看看能否說動阿史那率領大軍前來協助我軍!”

薛鎮平本人不可能前去阿史那所部商議此事,讓皇甫充前去就已經是在表示自己最大的誠意了。

聽到薛鎮平的吩咐之後,皇甫充拱手道:“願為主攻效勞,不過眼下已經是六月中旬,如果趙弘果真率軍前來,估計最多也就一兩個月之後就會有所行動,正所謂事不宜遲,屬下還請立即前去阿史那所部!”

薛鎮平點頭道:“本帥會讓義通帶著護衛送你前去阿史那所部,此時關乎重大,你還要多加小心才是。”

薛義通乃是薛鎮平次子,雖然此子也是武將出身,不過薛鎮平覺得他跟自己長子薛義渠都有些年少衝動,所以此次收到趙弘來信之後並未將兩人喚來一起商議。

事情商議既定,幾人立即開始分頭行動起來。

薛鎮平吩咐下去之後,薛義通立即帶上幾十名親衛護送著皇甫充向阿史那所部趕去。

草原之上部落眾多,阿史那所部乃是距離涼州方麵最近的一個草原大部落,原本王庭是設在稽落山附近。不過自從大楚朝廷愈發衰落之後,阿史那開始將王庭慢慢向南遷徙,現如今原本的稽落山王庭已經快要接近武威郡了。

從敦煌城前去阿史那所部,隻需出城之後一路向東即可。

西涼軍雖然兵力不多,不過戰馬卻是不少,張掖等地本就不缺良駒,此次為了讓皇甫充等人盡快趕到阿史那所部,薛鎮平拍給他們的戰馬更是仔細挑選出來的好馬。

從敦煌城開始出發之後,皇甫充等人五六天之後就已經感到阿史那所部附近。

元和十三年,六月十六日,阿史那所部王庭之中。

此時阿史那正在自己的金帳之中,忽然萬戶仆固前來稟報道:“報!大汗,帳外有薛鎮平使者前來想要麵見大王,要不要讓他們進來?”

阿史那皺眉道:“薛鎮平的使者?西涼軍怎麼會想要前來麵見本汗?”

仆固抱拳道:“據使者所言,好像是跟鷹揚軍有關係,不過使者不肯跟屬下細說,他們一定要見到大汗。”

聽到仆固說起事關鷹揚軍,阿史那沉思片刻之後冷笑道:“將他們帶進來!”

片刻之後,仆固這才帶著一路風塵仆仆的皇甫充跟薛義通來到金帳之中。

看到阿史那正高坐於上首,皇甫充率先上前行禮道:“西涼軍使者皇甫充,奉我家薛大帥之命前來麵見大汗。”

因為西涼軍轄地位置特殊的緣故,阿史那麾下有些部落偶爾也會去酒泉和敦煌郡等地打秋風,雙方之間互有傷亡,所以之前倒也一直沒有太大的交集。

不過阿史那在聽說仆固提及事關鷹揚軍之後,很清楚肯定是西涼軍遇到麻煩,所以想要求到自己身上了。

在有恃無恐的情況下,阿史那對於皇甫充倒是並不太客氣,看到皇甫充行禮完畢隻是冷聲道:“本汗可不記得什麼時候跟你們薛大帥有交集,不知使者此番前來所為何事?”

皇甫充畢竟是跟隨薛鎮平多年,多年下來養氣功夫已經足夠,反而是薛義通看到阿史那似乎並未將自己一行人放在心上眼睛一瞪就準備發怒。

好在皇甫充上前一步擋在他前麵,然後開口道:“實不相瞞,前段時間趙弘寫信給我家薛大帥,想要我們西涼軍盡數歸降於他,我家大帥不願意率軍歸降,所以想來不日之後趙弘即將率領大軍前來攻打敦煌城。在下此次前來,就是奉了我加薛大帥之命向大汗求援,還請大汗能夠在鷹揚軍前來攻打我軍之時臂助一番!”

看到阿史那並未立即允口,皇甫充接著道:“之前大汗率軍南下,結果姑臧城一戰因為趙弘率軍所阻而作罷,想來鷹揚軍對於貴部來說同樣是大敵之一。我們漢人有句古話叫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雖然我們西涼軍之前跟貴部也略有衝突,不過比起鷹揚軍這個大敵來說,想必大汗自然能夠分得清孰輕孰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