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四月,江南早已草長鶯飛,繁花似錦。
但是這陝南的山區裏,竟還有絲絲涼意。
過風樓是一座小鎮,小的連很多渭南人都沒聽說過這個城鎮。
而過風樓就在渭南。
今天,小鎮的每一個客棧都住滿了人,房間早已千金難求,就連鎮外的空地也都搭起了五顏六色的帳篷,各種各樣的人穿梭其中。
每個人臉上都泛著光,泛著對血的渴望和興奮。
他們中有鮮衣怒馬、錦裝銀鞍的王公貴族,有粗獷豪放、一擲千金的英雄俠客,有熱血青年還有美麗單純的女孩子,還有一擲千金,追風逐月的京城名妓。
今天他們都放下手裏的事務,千裏迢迢來到這陝南小鎮。
他們來到這裏絕不是為了賞花觀景,雖然這裏的山花如彩錦般七彩斑斕
他們來到這裏都這有一個目的,為了一個人,花侯。花侯不是人的名字,而是封號,天下有很多侯爺。
但花侯隻有一個。
見過他的人都有不同的形容詞,年青、英俊、多情、多才,大概後麵還可以排列二十幾個,但每個都不能說出他優秀。
他是輔國公的二兒子,輔國公是當朝戰功最勝的武將,年青時曾從千軍萬馬之中救出當時的二皇子子,也就是當今的皇上,因此聖眷之隆,滿朝無出其右。
他剛生下就被封為誠運伯,因為他是次子,而父親國公的世襲爵位是他那位沉默寡言的大哥的,長子世襲,有時命運就是這麼的不公平,出生也是個技術活。
有的人生下來就注定了有個不平凡的一生。
花侯就是其中一個,據說生他時狂風暴雨,而他的第一聲啼哭後,瞬間雨過天晴,天空中映出一道美麗的彩虹。
十六歲以前,他和其它的王公貴族一樣,在深宅大院裏錦衣玉食,輔國公深知功高震主,伴君如伴虎,家教極為嚴格。
這位有著醉人外表的英俊的少年公子極少為外人知,平平凡凡,那道彩虹的奇跡漸漸被人淡忘了
十五歲那年,他做了他一生中最重大的決定,決定參加科舉,他不必參加的,也沒人在意,雖然皇帝一直鼓勵世家貴族棄武習文,但根本沒人理會。
閑得無聊的王公貴族經常會做些無聊的決定,大多數人包括他父親都相信,他純屬沒事撐得。
當喜報報到輔國公府時,正在喝茶的輔國公差一點被茶水噎得背過氣去。
十五歲的他中了一甲第四名,名聞京師,一直鼓勵王公貴族,世家子弟的少年棄武習文的皇帝大喜,直接點了翰林,做了侍讀學士,成為翰林院最年輕的學士,如錦的前程慢慢張開了翅膀。
而他對侍讀學士並不感謝興趣,經常找個借口稱病請假,做起了閑雲野鶴,不是遊山玩水,尋高僧論道,就是放蕩不羈,流連於歌台舞榭。
一首其奈風流端正外,更別有、係人處,一日不思量,也攢眉千度。傳唱於京師,一時洛陽紙貴,成為有名的風流才子,足把一世英雄的輔國公氣個半死。
三年後,他又做了一件讓人瞠目結舌的事,那年他十八歲,皇帝陛下登基二十年的時候,四方朝賀,朝賀的吐蕃使團中有一個僧人,他突然提出了要與中原的武術高手競技學習。
沒人把他當一回事,帝國以武興國,打的周圍諸國納貢稱臣,堂堂****上邦,人才濟濟,能怕一個野和尚。
這個僧人不是野和尚,他叫天龍上人,是吐蕃的不世奇才,三十多歲便縱橫吐蕃西域,無人能敵,此番挾技前來,一是想替吐蕃試探中原新皇帝的態度,也有想光大吐蕃武學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