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者說了,如今這個當著皇帝的表弟名聲本來就不好,就算再壞還能壞到哪裏去?
隻不過這些話,劉文炳隻能埋在心裏。
即便是當今皇帝陛下的生母,是他的親姑姑,他的父親新樂侯是當今皇帝的親娘舅,他是當今皇帝的親表哥,他也不敢信口開河亂說話。
劉文炳很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並沒什麼本事,之所以能坐在如今的位置上,全靠他對皇帝的忠誠,也全靠他與皇帝之間的那點血脈親情。
對於神機營的管理,他基本上是全靠神機營的總兵老將朱國彥,而對於京師五城兵馬司的管理,如今他更是全靠禦前侍從武官出身、深受皇帝信任的閻應元。
而他最大的長處就是,崇禎皇帝讓幹什麼就幹什麼,讓怎麼幹就怎麼幹,從來不問為什麼。
反正也是分派給別人幹,而他隻起一個發號施令與監督執行的作用。
對於劉文炳的這個套路,如今這位崇禎皇帝一開始還想改變,常常把他叫到身邊耳提麵命地點撥他。
崇禎皇帝很希望這個親娘舅家的表兄弟,能夠如同自己的姐夫鞏永固一樣,盡快地成長為自己的左膀右臂。
可是一年兩年時間過去,看不出自己的種種點撥在劉文炳的身上有什麼明顯的效果。
最後反倒是發現,自家表哥劉文炳的這個套路,效果也還不錯。
雖然他本人能力有限,但是卻十分善於放手倚重那些有能力的部屬。
這麼兩三年下來,倒也不顯山不露水地,把駐防京師內城的神機營所屬各部,梳理得井井有條。
同時靠著閻應元等人的努力,也把京師內外城積弊已久的五城兵馬司給調理得明明白白。
且說,羅汝才、吉珪兩個人跟著吳三桂、王廷佐、猛先捷等人,從阜成門進了京師,當日下午,他們兩人就從近衛軍第四鎮的手裏,被正式移交給了錦衣衛指揮使司。
然後又過了三天,崇禎皇帝在紫禁城內的武英殿中,親自召見了羅汝才。
因為羅汝才被任命的職務是錦衣衛指揮使司正四品的指揮僉事,而錦衣衛的事務,向來都是皇帝自己的事情,不需要內閣、軍機處和兵部的大臣們參與處理。
所以,這一次,崇禎皇帝在武英殿召見羅汝才,除了錦衣衛指揮使鞏永固,以及帶隊護送羅汝才前來京師的吳三桂之外,隻有皇帝欽點的幾個人參加。
比如,東廠提督太監方正化、內務府總管太監王承恩、禦前侍從武官處掌事太監褚憲章,還有京師朝堂之上唯一一個上書讚成皇帝留下羅汝才備用的兵部職方司郎中兼軍機處參議牛聚明。
一直負責繪製天下輿地圖形,並製作皇明輿地沙盤模型的牛聚明,十分敏銳地覺察到了崇禎皇帝對西北的高度重視,同時也十分敏銳地洞察到了崇禎皇帝對西北地區的諸多打算。
在他看來,現如今的大明朝,若是全力以赴,剿滅隴西河湟之地的流賊,早已不是難事。
皇帝放著畢其功於一役而不取,反倒是一力驅使流賊西進,目的當然並不簡單。
一來是要借著流賊大軍之手,迫使如今雲集在河西走廊一帶的大量木速蠻繼續西遷。
二來則是利用流賊大軍之手充當向西開拓的開路先鋒,重新拿下西域,重新恢複漢唐時代的西邊疆域。
而這一點,也正是牛聚明在崇禎元年恩科殿試之上,在自己的策論裏向崇禎皇帝提出的建議。
隻是當時的他,並沒有想到,年輕的崇禎皇帝會以目前的這樣一種方法,去實現這個目的。
崇禎皇帝的眼光往西到底看的有多遠,牛聚明並不清楚,但是他自己眼下至少是看到河西以西的漠西蒙古。
也因此,當羅汝才率部投降的消息傳來,牛聚明看到了羅汝才的用處。
如果朝廷再像當年洪承疇殺了王自用等人那樣,殺了羅汝才,今後就完全失去了招降並利用高迎祥等流賊頭領的機會。
既然羅汝才已經落入朝廷之手,若要殺他,何時不可以殺他?
若是等到高迎祥等流賊頭目們的利用價值,被全部榨幹榨盡之後再殺他,他的這條命豈不是還能給朝廷帶來一些好處?
最起碼,也該等到朝廷的大軍真正平定了建虜後金國之後,等到朝廷真的騰出手來,全力以赴解決西北問題的時候,再殺他。
到了那個時候,殺不殺他,還不就是皇帝的一句話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