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天父下凡(1 / 2)

天國丙辰六年,天京,真神殿

“我乃天父!小的們聽著,不要...”洪秀全無奈地跪下,眉宇間有股憤怒之情。“洪秀全,你身為天王,深居宮中,不理國事,這還了得?!杖責四十!”洪秀全抬起頭來,看著一臉嚴肅的東王楊秀清。手裏的拳頭握緊,而又在一瞬間鬆開。“天王有何過失?”“我來為他擔這四十大板!”為天王求情的聲音此起彼伏,讓洪秀全感到一絲安慰。”“不必說了,我願領罰。”他像是下了什麼決心一般。他方才所言,意味著他向東王投降了。

早朝之後,洪秀全拖著受傷的身子緩緩走回居所。“天王陛下,您為什麼要屈服於那個裝神弄鬼的瘋子?”一個帶有絲絲英武之氣的年輕人向天王磕了個頭,恭恭敬敬地問道。“唉...”洪秀全歎了一口氣,現清軍大舉來攻,要是現在還忙於內鬥,下場就是千刀萬剮。但他也懷疑有人在監視著他,於是佯裝生氣,怒喝道:“方才那乃是天父下凡,休得妄加揣測!”那年輕人似乎還想說些什麼,卻被洪秀全用眼神阻止了。揮揮手,叫那年輕人退下,洪秀全疲憊地躺在有著精致裝飾,上麵甚至還雕著幾條五爪金龍的床上。楊秀清的床上隻雕著幾條四爪蟒,但這又有什麼差別呢?他現在幾乎是個傀儡,隻有一些支持他的親信。而楊秀清,雖然名義上隻是個東王,但他現在可是前呼後擁,好不威風。“半星亮起燒死人,眾人救亮放精靈。明知亮大偏衝起,燒死自家有誰憐?”他突然心有所感,口中吟出一首詩來。“天王陛下,好詩!”洪秀全幾乎想逃出去,但理智和作為天王的尊嚴阻止了他這樣做。

“秀清,你為何而來呀?”他那憤怒而哀怨的表情在瞬息間消失的幹幹淨淨,取而代之的是一臉的平靜以及對手下的關懷。“不瞞天王陛下,清軍曾國藩給天國寄了一封信,指名要讓天王您親閱。”很明顯,東王的心情很不錯,至少自從他掌權之後他從未對洪秀全如此恭敬過。說著,他從袍袖中抽出一封信,遞給洪秀全。他接過這一封信,楊秀清裝模作樣地一拱手,“那屬下先退下了。”雖然心中不滿,但洪秀全還是高聲說道:“秀清乃是我的禦弟,是天父派來輔佐我的。不必退下!”楊秀清恭敬地一拱手,“謝天王。”便轉身回來,似乎對此早有預料。洪秀全打開了信封,裏麵有兩張紙,上麵是密密麻麻的小楷,寫的很整齊。“公既知天命,識時務,為何要興無名之師,犯我疆界?”讀到這裏,洪秀全憤怒地將信摔在桌子上,但他究竟有幾分氣憤誰也不知道。“我乃天父次子,奉天父之命,傳播拜上帝教福音,何謂無名?”“天王陛下,還是把這封信看完吧。”

“今我鹹豐皇帝橫掃六合,席卷八荒,四方歸順,十方仰德!”

“是今你鹹豐皇帝四處割地,搜刮民膏,八方痛恨,惡名從愛爾蘭到天京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吧!”

“你若倒戈卸甲,以禮來降,仍不失封侯之位...”

“不必讀了,無非便是些勸我投降之無謂之語罷了,拿紙筆來!”洪秀全一拍桌子,也不知道是氣的還是因為隻給他個侯爵條件太低的。天王提筆,隻激動地寫下了幾百個字,便沒有再寫下去了。並非是由於不想寫,或是太過於激動而手不住地抖動,而是以他那連秀才都考不上的學識,就算想寫些什麼,也是有心無力。楊秀清微不可察地皺了皺眉頭,可是還是被洪秀全察覺到了。他接過洪秀全手中的筆,或者可以說是奪過。他曾經隻是個賣炭的人,但和油嘴滑舌的商人們降價,與利欲熏心的官員們攀關係使得他擁有比洪秀全更好的交際能力與口才。這也是他能從拜上帝教的一個無關緊要的邊緣成員成為太平天國實際領導人的原因之一。他抬起筆,沒有理會靜靜地站立在旁邊的洪秀全,寫下了數千字的回複,在信件的最後,他毫不猶豫地簽下了三個字——洪秀全。寫罷,他向洪秀全跪下,重重地磕了三個響頭,大聲喊道——“天王陛下,臣秀清越俎代庖,請陛下責罰!”洪秀全佯裝高興,笑了笑,道:“不必了,我有你這樣的臣子,是我的福分呀。況且天父曾說你是我的禦弟,是來輔佐我的,我又怎能責罰你呢?”“謝陛下!”楊秀清又施了一禮,便自顧自地拿起了放在洪秀全身邊的大印,將它重重地摁在信紙上。“來人,遞蠟燭!”他又朝外麵大喊了一聲。那門口的宮女惶恐地走向屋內,忙不迭地向東王跪下:“奴婢見過東王陛下。”洪秀全望了一眼那宮女,她這才反應過來,跪在地上,磕了一個頭,高叫一聲:“請陛下恕罪!”洪秀全暗道:“就給她罰八十大板,殺一下這東王的銳氣。”還沒來得及說,便聽得東王大喝一聲:“來人,竟敢蔑視天王,拖出去,杖責二十!”在法令嚴酷的太平天國,基本上最輕的刑罰也是四十板,這二十板子,幾乎就是東王在有意地偏袒那冒犯天王的人。但洪秀全又不好發作,畢竟東王勢大,況且天國刑罰嚴苛也隻是私底下的說法,從沒人在表麵上說的,如果真以二十杖太少而反駁,反而會讓東王警惕。侍衛走了進來,將那個宮女拖了出去,同時又一個宮女走了進來。“奴婢拜見東王及天王陛下。”這個宮女沒有犯錯,但她還是下意識地把東王放在了天王的前麵。可能是她認為東王的權勢勝於天王吧。接下來的一切都很順利,蠟燭的蠟油從跳動的燭焰裏流出來,慢慢地流到了信封的封口處。洪秀全沒有關注這些,他的眼睛盯著跳動的燭焰,心裏想著那聲被放在天王二字之前的東王。楊秀清遞來了大印,大概是他對洪秀全之前的舉動很滿意吧。洪秀全從恍惚中很快清醒過來,用手穩穩當當地接住了大印,將它緩緩地印在了將要凝固的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