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很擅長顏色搭配的話,撞色是不錯的選擇,因為它更容易讓店鋪充滿個性!
咖啡店基本上會選擇暖色調中的深色及冷色調中的灰黑色。
如果對色彩缺乏敏感度的朋友,建議不要按照自己的感覺和喜好去做決定,多問問身邊懂色彩懂設計的朋友,多請教參考他們的意見,或者多逛逛其他好看的店鋪,總結一些經驗,多找感覺。
四 店內功能分區的確定
分區一般都是通過吊頂或地磚來進行劃分的,而選用吊頂分區的特點就是可以控製燈光的明亮程度——如果你願意為自己的天花板做分區吊頂的話。
常見的吊頂分格柵吊頂,集成吊頂和石膏板吊頂。格柵吊頂價格便宜,顏色隻有黑色和白色兩種,比較適合安裝整個天花板。集成吊頂價格適中,一般家庭中廚房和衛生間的吊頂都是這種,色彩花式選擇麵較大,容易清理,不易做分區。而石膏板吊頂價格偏高,但是用途非常廣泛,要想實現的顏色、形狀、造型、層次等,基本能夠實現。
石膏板吊頂的分區都是按照功能分區分塊的。一般分為操作區、吧台區和座位區。有的還會有其他的功能分區,而有的吧台區就是操作區。具體要根據店鋪的實際情況來決定。
五 店內裝修要注意的問題
首先,在設計的時候一定遵循在實用性和功能性的基礎上實現效果的原則。
1.地麵
雖然很多朋友喜歡木地板,覺得很有檔次,但是普通的複合木地板不耐潮,如果經常遇水,會發生開裂、翹起等各種問題,而且隻換一塊板是不可能的。所以實際走訪中,發現用木地板的店鋪還是比較少的,建議還是多跑跑瓷磚店,尋找好看耐髒又防滑的地磚吧!現在也有仿木地板造型的瓷磚,看起來還不錯,但是質感還是達不到木地板的效果。
還有一些店鋪會直接使用水泥地麵,以打造質樸簡約的風格。如果直接使用水泥地麵則不容易打掃,所以有的會用自流平進行覆蓋,灰色啞光自流平是最接近水泥地的效果的,不過這種材料價格也比較高,而且一定要注意施工,否則容易起皮,到時候修補起來比較麻煩。
國外也有選用分區混裝的,比如在客座區選用木地板,走道區選用水泥地板(或自流平),吧台區選用防滑瓷磚。這些搭配需要更高的設計水平才能實現,拿捏不好會顯得混亂花哨。
2.牆麵
牆麵的裝飾手法比地麵選擇的餘地要多很多,最為常見的有乳膠漆、牆紙、亞克力背板、玻璃等,像瓷磚和木地板的運用已經不算什麼創新了。隻要肯大開腦洞,就一定會有驚人創意!
值得注意的是,經常用水的地方要做好防水措施或選用防水材質作為裝飾。客座區盡量避免使用牆紙,客座區下方盡量不要刷白色乳膠漆,最好鋪上容易擦拭的材料如木板條等,因為每家店鋪裏都會出現一到兩個讓店主想要剁手剁腳的顧客……
3.軟裝
如果說通過硬裝實現了店麵整體基調,那麼軟裝就是烘托氛圍和體現細節情趣不可或缺的部分了。
軟裝要說的內容很多也很散,更多地需要店主自己留心身邊的一草一木一事一物,多看多想,才能找到真正的感覺,否則也隻是一些生搬硬套的堆砌。
單獨將六月花園拎出來作為案例 ,是因為這家店真的很美,推門的一瞬間就會被驚豔到。
由於老板自己就很懂設計,裝修到這種程度也不算難事,整個店鋪的布局、色彩的搭配都新穎到位,處處充滿創意驚喜!雖然我們的目的不是要達到同樣的效果或程度,但借鑒一些思路和經驗還是很有必要的!
而較為主流也容易獲取的裝飾品也是非常多的,掛鍾、吊燈、複古電扇、舊海報、造型花盆+植物。其餘一些小裝飾,在淘寶上輸入“zakka”就可以發現很多新穎的小物件!
另外還有很多花花草草的盆栽,也是裝點店鋪的重點。很多人會覺得養花是很難的事情,一方麵沒有這種習慣,另一方麵每一種花草都有自己的生長特性,突然開始打理還真的沒有頭緒,養一段時間就死掉了,最終會放棄買新的盆栽,即便是買一堆仿真花回來,也還是覺得缺少生氣。
不會養花的小夥伴們可以選一些好養活的植物種著試試,等養好了,形成習慣了,再慢慢入手一些有難度的盆栽。一開始推薦大家種綠蘿和薄荷。這兩種植物非常容易存活、長勢快、好打理,土栽和水培都可以。綠蘿隻要勤澆水並保持在20℃~30℃度,避免暴曬就會長得很好,可以放在室內;薄荷則需要水和陽光,可以放在門口或窗台上。這兩種植物一起養,就隻要每天早晚各澆一次滿滿花盆的水就行啦!如果長勢特別好的,再買一些花盆和營養土,剪斷一截插入土中,隻要注意剛移植完一周內不要直接接觸陽光就好啦!而且薄荷還可以在做產品時候摘兩片做裝飾,讓產品顯得既新鮮又美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