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1 / 3)

——夫大塊噫氣,其名曰風。

茫茫宇宙,一顆藍色的星球孕育了生命。

生命經曆了漫長繁複的進化,終於出現了人類,他自詡為萬物之靈。生命在時間上的局限最終表現在活動空間上,所以,人類活動也逃不過宇宙星辰以某個點為中心畫圓的運動模式。

人驕傲地站起來觀察世界:日升月落,周而複始,好像都在不停地圍繞自己轉……。於是,人的意識裏萌生了這樣一個概念——中心。

人曾興奮地想,難道自己就是宇宙的中心?

腳下堅實的大地讓的人恢複了理智。相對於天地,渺小的人類怎麼可能是宇宙中心呢?而太陽和月亮依舊從一邊升起,在另一邊落下。人發現處在中心的他們獲得了來自周圍最多的惠澤,比如太陽和月亮輪流為自己提供溫暖和光明。人不懈地觀察、實踐、思考,逐漸形成了對中心的崇拜和向往,也促成了最初的“地心說”。

人確信,腳下堅實的大地一定就是宇宙中心。

但蒼茫大地,又有哪個地方才是具體的中心呢?

中嶽嵩山,這不容質疑。地質學上說嵩山早就“出人頭地”了,據說,即使現在被稱為“世界屋脊”的地方,那時也不過一片汪洋;更有史文鑿鑿,曰:“恒言洛當天地之中,周公以土圭測之,非中之正也。去洛之東南百裏而遠,古陽城之地,周公考驗之,正地之中處。”

可笑的是,人充滿智慧的判斷總是被後來者否定。有一天,大地忽然被證實是個球體。啼笑皆非之餘,人不禁驚歎於造物的從容和融潤,她居然能麵麵俱到,給每個生命以一個最完美的交代:球麵上每個地方都是中心,每個人的位置都是中心。這個結果,對於人來說可不是個什麼驚喜。人的邏輯是,都能輕易得到的東西不足為貴。但作為一個球體,肯定沒有一個人是活在地心,更不用說什麼宇宙的中心了。

什麼地心說、日心說,原來竟然都是信口胡說?

沒有了中心,人的心裏一下子變得空落落的。人不能接受這個現實,即使沒有找到一個地理或者空間意義的中心,可作為一種象征,中心的概念在其他方麵還有很大的吸引力。於是,什麼政治、經濟、文化、金融等說不完的中心,在人無窮的想象和創造力下開發出來,之後又圍繞這些虛擬的中心展開辯論、打罵,甚至發動戰爭。

時至今日,所謂的文明已經蹣跚著走了幾千年,人們竟然還繼續著這個原始的爭論。所以不管怎麼說,人的確需要個中心來安慰自己。於是,人類決定聚集一堂,做最後一次大討論以明確一個中心。哪怕選舉一個中心呢,人們早就希望以某種方式來結束這個曠日持久的爭吵了。

毋庸質疑,這將是人類史、乃至宇宙曆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吵架。人很重視,都說這必須是一次最透明、最公正、最……的討論。

既然這麼重要的討論,肯定要對時間、地點及參會人員都要有足夠詳盡的安排。真擔心會因此再大吵一架,甚至誘發一場戰爭。

可喜的是,六、七十億之眾最終竟也達成了一個共識:時間點的確定要有意義,要典型,至少聽起來就像個轉折點;地點要有點兒曆史和代表性,最好直接和“中”字能扯上關係。

會議很快確定下來:時間是公元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意思是絕不能把這個無聊的爭吵再帶到下一個千年;地點也定下來了,原宇宙中心,中嶽嵩山。後來人們在與會人員問題上產生了一丁點兒分歧,說億萬之眾會聚嵩山,恐怕無立足之地呢。好在人類有的是辦法,最後一致通過,按總人口每一億人派一個代表參會。至於外星人,雖早已向茫茫宇宙發出邀請,至今尚未得到回應,也隻能屆時酌情協調解決。逾期不到按缺席裁決,這也符合地球上所謂的慣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