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混心裏大罵:靠,孫子,找難堪是吧!麵上還笑嘻嘻地道:“馬閣老問得好,百官就要這樣,關於國之方針,心底有疑就要問出來,有意見就要當麵提出來,切不可背後議論,甚至拉幫結夥,要堅決反對和打擊人前是人、人後是鬼的陰陽人。”
馬士英乃是官場老狐狸,豈能不知朱混此刻腹稿尚未打好,在轉換話題,拖延時間,當下冷哼一聲,道:“還請朱先生回眾官所疑?”
朱混心火爆起,“馬大人咋不問汝等文人嘴中的“邊材”楊鎬?首先得承認史可法大人有一顆為國為民之心,同時世襲錦衣衛,對軍事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且一直在南方剿匪,賊勢小力簿,豈可與闖賊同日而語?若戚將軍在世,萬人踏馬可平!”
眾官見朱混抬出了大明戰神戚繼光,均不敢言語。
朱混見眾人不語,道:“世人均知,有人天生隻能為將,有人天生是帥才,這與能不能寫八股文沒半毛錢的關係,是天賦。不排除文官中有軍事天賦的人,但如何從文官中去發掘這種天才,要耗多少成本才能發掘得了?況且賊勢大國事危,有那個時間給我們幹這事麼?”
“眾官家各安其位,各履其職,各盡其責,就是對國家大事最大的支持和貢獻!試問:各部的事務完成了麼?質量咋樣?戶部有錢糧麼?吏部的吏治清明麼?兵部有戰略規劃麼?工部是不是隻會蓋個房子,修座橋?刑部使百姓知法、懂法、守法了麼?”
眾臣工俱低頭不敢吱聲。朱混得意起來了,用手指頭指著朝中眾臣道:“看看,瞧你們那熊樣,就是沒幹好唄。連本職工作都幹不好,叫明王和天下百姓如何相信你們是驅胡滅賊,恢複大明的帥才?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是不是儒家的話?得民心者得天下,是不是儒家的話?大明民心咋失的?還不是你們這些打小就念四書五經的儒生給弄失的!高昂的頭顱需要政績、民心來支撐,清談誤國,實幹興邦。我來大明不久,涉國事未久,但我深切地體驗到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要躬行的正確性,這也是你儒家的話吧?看今天這架式,急難險重我先行的勇氣是有的,但打鐵還需自身硬我看這滿朝文武就不見得有。不服,讓審計部去審審各位的家資,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也是儒家的名句吧?”
“諸位大人,”朱混停住不言,眾官疑惑,抬眼相望,朱混見狀,突地厲聲道:“我可以負責任地告訴汝等,儒經你們學歪了,儒家理想你們學丟了。是一群背叛了儒門的不折不扣的叛徒!”
這話可就難聽了,朝上當真是群情鼎沸,有幾個老頭都想上前來揪住朱混理論。何誌孔、王承恩等一眾太監趕緊護住崇禎和朱混。
“君子動口不動手,是不是儒家的語句?有理走遍天下,無理寸步難行,是不是儒家的?”朱混沷皮勁頭來了,梗著脖子指著,“子日: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嘛意思呀,各位大儒?看看滿朝堂的秦黨、楚黨、齊黨、閹黨、複社、東林黨,林林總總,為何?還不是為了營利苟且,你爭我奪,追名奪利,消耗國力。總以為自己有經世治國之材,我看狗屁,治國,首先第一就是要會用人,整天這看不慣,那也看不慣,糾集一批所謂的士子為重返朝堂搖旗呐喊,此等禍國殃民者是否該殺?聖者都求上蒼不拘一格降人才,賢者也是不拘一格用人才,隻有知道團結大部分人,發揮大部分人作用的人,才能稱之為經世治國這才,餘者,一坨糞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