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二南28(1 / 2)

騶虞

彼茁者葭,壹發五豝,於嗟乎騶虞!

彼茁者蓬,壹發五豵,於嗟乎騶虞!

?釋?文

1.茁:壯實。

2.葭:讀“家”。《說文》:“葭,葦之未秀者。”本義為初生的蘆葦。

3.豝:讀“八”。《說文》:“豝,牝豕也……一曰一歲能相拏也……”即:母豬為“豝”;另有一種說法是“豝”是長到一歲就發情的小野豬。“拏”,讀“拿”,牽引也,亂也。但《說文》這個解釋我認為用在下一句中的“豵”字上比較合適。

“豝”,從豕從巴。“豕”,豬也。“巴”,大嘴蛇也。初生的小豬頭大嘴大,故“豝”應是指初生的小豬。

4.於嗟:見《周南·麟之趾》析。乃一唱三歎之意。在本篇中又像《麟之趾》篇那樣含有可歎、可悲之意。

5.騶虞:“騶”,讀zōu。養馬官兒、馴馬師或者騎士。“虞”,典禽獸、山澤之官。另有安、樂等義。“騶虞”即“快樂的騎士”之意。顯然,這個詞語與《野有死麕》中我們討論的內容密切相關(無感我帨兮)。

6.蓬:有“枝葉茂盛”、“散亂”等義。在本篇,“蓬”對應的是前文的“葭”字,前者是指出生的蘆葦,後者是指已經長大進入深秋時節的滿目開花的白頭蘆葦。象征文中的騎士或獵人已經由青壯年進入了白發如雪的人生暮年。

7.豵:讀“宗”。從“豕”從“從”。“從”,甲骨文從前後兩人,會相跟隨之意。這讓我們聯想起雄性動物跟在雌性動物身後尋求交配的行為。“豵”呼應的是前文的“豝”字,前者是指剛出生的小豬,後者是指已經有幾個月齡並且進入性成熟期的青年豬。此二者反映的時間跨度正與蘆葦從出生到開花相呼應(“葭”、“蓬”)。

?總?結

本篇首先是一首歌頌英勇健壯的騎士的詩篇。詩中以“葭”與“蓬”、“豝”與“豵”的相互呼應,通過描述蘆葦和小豬的成長期反映了騎士從青年到暮年的人生曆程。然而,盡管烈士暮年卻依然老當益壯,箭法不輸當年。年輕時能“壹發五豝”,暮年時照舊能“壹發五豵”。不僅如此,因為前者是小豬,後者是大豬,可見其準頭不但絲毫沒差,力道反而更見老辣,從而很好地呼應了“茁”字,讓人領悟到這應該是一篇祝人長命百歲、身體康健的頌詞。

那麼具體到《召南》中,本篇是《召南》諸篇中的結尾篇。或是偶然,或是有意,就像《周南》的結尾篇《麟之趾》一樣,本篇也同樣出現了“於嗟”二字。如果單純這是一篇祝詞的話,此二字應該是用來表示驚歎、讚歎之意的。在上篇《何彼襛矣》我們知道,男子對女子給予了衷心的祝福,那麼本篇是不是也是女子投桃報李、大大方方地給予男子的祝福語呢?也就是祝願他在以後的歲月裏身體康健、長命百歲呢?

我認為不是。男子主動提出的分手,並且對這段感情已經徹底放下,自然能夠真誠地給予女子以祝福。所以上篇雖然就其本義而言是一首政治諷刺詩,在男子口中卻反其意而用之成為一篇祝福辭。男子放下了,女子卻未必放下了。為了挽救她與男子的這段感情,她已經做了她認為所能做到的一切。無論如何,這都是一個癡情的女子。我們有什麼理由要求她也像男子那樣輕鬆、坦然地麵對這個殘酷的結局呢?所以本篇與上篇正好相反,雖然就其本義而言是一篇祝福辭,在女子口中卻反其意而用之,成為一篇充滿怨毒的、極其辛辣的諷刺詩。在《野有死麕》篇中男子描述了一種偶遇美女然後就獲得了愛情的幸(性)福生活,這讓女子聽著是那麼刺耳。男人的理想主義讓保守、傳統的她感覺不可理喻,她不相信在一個物質至上的社會裏會有給頭死鹿就能跟他上床並且心甘情願跟他過一輩子的女孩!就算有,這樣“輕佻放縱”的女孩他也敢要?所以她不無譏諷地說道:“彼茁者葭,壹發五豝,於嗟乎騶虞!”——您老兄那可真是一個壯啊,愛一次就能連生五個兒子,佩服佩服!言外之意:將來那些孩子是不是你親生的還是一個問題呢!嘖嘖,真是可憐呀!說完這話還不解氣,她接著說:“彼茁者蓬,壹發五豵,於嗟乎騶虞!”——您老兄那可真是一個壯啊,就算變成白發蒼蒼的老大爺愛一次也能連生五個兒子,佩服佩服!誰都知道80歲老頭還有什麼生殖能力?好嗎,女子說這話是要讓男子把綠帽子結結實實地帶一輩子,甭想翻身了!那麼女子的話有道理嗎?其實沒道理。為什麼這麼說,原因在於《野有死麕》一篇中男子的話僅是對於自己心目中的理想愛情的描述,是當不得真的。這就像蘇軾所言“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你隻能當詩人是在表述自己的高雅品位,你絕不可以真的以為他果然寧可不吃肉也要與竹相伴。所以,當真你就輸了。可在本篇中,女子顯然是當真了。她自以為是地講了一番道理,自以為真理在握,這讓她能理直氣壯地罵這個男子一句,可問題在於她所明白的道理誰不明白?而男子的追求卻真真不是她能明白的。因此,可以說,直到最後,她也沒能真正地了解她麵前的這個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