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思想智慧概覽(第二部)1(1 / 2)

第一章 人與做人

人之初,究竟應從何時算起呢?過去皆曰新生兒呱呱墜地伊始,其實是在卵子和精子結合的一瞬間。

這瞬間是成熟的卵子被排出卵巢時,運行至輸卵管途中,遇上了一群活躍的精子,其中一個捷足先登,釋放出一種叫酶的物質,穿透卵子的細胞膜,潛入其中。為了防止另外的精子繼續進入卵子,此時卵子周圍的細胞膜突然由原來的-70毫伏變成了+20毫伏的膜電位,就像築起了一道牆,遲來的精子便無可奈何了。那個捷足先登的精子便牢牢地和卵子相結合,成了受精卵,這就是人之初,即人的開端。

受精卵在母腹中開始了神奇的造化,由卵裂、胚泡形成而在子宮內膜“著床”。接著便由胚變胎,這是塑造人形的關鍵時期,就像精密儀器的組合,稍有疏忽便會有誤。三個月後便進入了胎兒期,發育日臻完美。經過腹中滄桑的266個日夜,瓜熟蒂落,一聲啼哭,宣告了新生兒的出世。

這266天啊,從一個肉眼看不到的受精卵,分化成六百萬億個細胞的人體,這個過程,幾乎重現了幾十億年人類出現前生物發展史的整個曆史,所以人們稱胎兒是“腹中一日,世上千年”。

胎兒在母腹中,並非混沌一團,特別是在第六個月以後,他幾乎時刻都在聆聽著世界。一個善良、勇敢、聰明的孩子,往往與母腹中的環境有著密切關係,這就是所謂胎教。現今醫學實驗證明,胎兒的喜怒哀樂,往往反映著母親的情緒。如果母親的情緒受到刺激時,胎兒就會煩躁不安,這是由於母親的植物性神經因受刺激而釋放出乙酰膽堿,這種化學物質能使人分泌出各種激素,於是激素通過臍帶傳給胎兒,胎兒做出自衛反映。當然,母親美好的思維旋律也會傳向胎兒的腦際。著名的例子是:加拿大一位交響樂團的指揮布羅特,有一次在指揮一首新曲時,線譜突然在腦海浮現,甚至在未翻下頁之前,就知道曲式了,原來這首曲子是他母親懷他時準備演出但並未演出的曲子。所以,一位醫學博士感歎地說:“這些令人吃驚而又容易引起爭端的發現表明,父母對他們未出生嬰兒的影響,要比人們通常所想象的神奇得多。”

嬰兒出生以後,一個人就誕生了。接下來就是撫育和成長的問題,成長起來以後,就麵臨著做人的問題。一般來說,誰都希望自己做一個成功之人,而不希望做一個失敗之人。但是,要想成功,需要具備種種素質,而這些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懂得的。正因為不懂,才導致自己人生的失敗。在中國曆史上,楚漢之爭,實際上就是劉邦和項羽之爭,通過對他們成敗原因的分析,對於我們今天如何做人?會有一定的啟示。

繼秦亡之後的楚漢戰爭,是在反秦鬥爭中形成的各種政治、軍事集團之間必然發生的割據與統一戰爭。

劉邦的賞與罰:劉邦通過任官、信賞、必罰等手段來管理自己的團隊。通過獎勵有功之臣來激發他們建立更大功績。在關乎大局上項羽不夠大度,拿著爵印不舍得給,小氣,沒有大心胸,很多人不滿,跑到劉邦處。劉邦慷慨,項羽吝嗇。

要封韓信王,封其為齊王。韓信認為,要封就封真王,不封假王。這時,恰恰是劉邦最不爽快的時候,後張良、陳平勸告,才封了韓信。張良勸告劉邦,要論功行賞,無論賞罰,第一要做到公平。下屬將領經常在議論,問張良,張良故作危言。劉邦開始隻封周圍的人,張良勸其不分親疏,公平封賞。建議封最怨恨劉邦的雍齒,使群臣釋疑。張良能夠因勢利導,在封賞上要一視同仁,大臣們沒有猜疑恐懼之心,有利於穩定人心。賞罰有規矩、有標準,不是來自君主的恩典。賞罰是空氣,是陽光。劉邦曾誇讚張良:“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

接下來的難題是賞罰標準,代表事件是如何封賞蕭何,蕭何被封為酂侯,八千戶,遠遠高於他們,他們不服。劉邦說:你們知道打獵嗎……蕭何是發布指令的人,是非常到位的。在入鹹陽以後,諸將皆忙於分取府庫財物,他收取秦王朝之文獻檔案,掌握了全國的山川險要、郡縣戶口及當時社會狀況,為以後戰勝項羽奠定了基礎。多次被項羽打敗之後仍能東山再起,靠的是蕭何的整體治國方略。

丁公曾經是項羽的手下,在一次戰鬥中追劉邦,追上後,劉邦稱丁公為賢人,丁公放了劉邦。後來丁公來找劉邦討封賞,劉邦不僅沒封,反而殺了他,理由是背叛項羽,使項羽遭到失敗。為什麼殺丁公?陳平、張良是為了施展抱負,而丁公沒有這樣,賴在項羽處不走,想來個雙保險,放走了劉邦。司馬光非常讚同殺丁公。這就是必罰,他今天可以出賣東家,明天就可以出賣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