怔怔出神的牛英辰走了,隻留下葉孤君一人和不住的書頁翻動聲。
在第二天的朝會上,牛英辰拋出一個爆炸似的的提議,頓時在朝野引發軒然大波。
由葉孤君代表南天家,即天子位。
此議一出,眾人嘩然,紛紛稱有違祖製、萬萬不可。隻有以牛英辰為首的葉黨痛陳利害,認為此舉可行。但畢竟這些人隻是極少數,馬上便被反對的聲浪淹沒。反觀當事人葉孤君,卻是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按例彙報工作、進行提案,似乎爭論的焦點不是自己一般。
清晨的朝會,就在這種詭異的氣氛中結束了。
但關於此事的結果,卻遠遠沒有結束。
接下來的日子中,無數葉黨的奏折紛至遝來,一致支持葉孤君登基。
不止如此,還有一派官員也在此時旗幟鮮明地力挺葉孤君。他們都是錢宏兮的舊部,如今失去了靠山,雖然暫時沒有受到牽連,但誰知道以後會不會秋後算賬。葉孤君雖然鐵麵無私,但畢竟是錢宏兮的妹夫,也算得上南天家的人,登基之後即使不會對他們有任何好處,但卻不必擔心他會因為錢宏兮的事找自己的麻煩。而錢家另外的人就不同了,家中朝中的爭權奪利,這些人少不得和別人發生衝突,若是讓對頭得了勢,那就真的是沒有翻身的機會了。所以,此時公正的葉孤君對他們來說絕對是最佳的人選。
而民間也收到了這一消息,名臣變明君,這聽起來似乎是一個不錯的主意,雖然不像葉黨那般狂熱,但葉孤君在民望方麵一向極高,若他參選,必定能得到壓倒性的票數,而且此次錢宏兮叛亂,讓人們對南天家的感官也跌落穀底,誰知道新選出來的天子會不會也是個包藏禍心的陰謀家。之前就有謠言稱,此次跳過南天家,繼續由北天家的人出任天子,如今有葉孤君出麵競選,那是再好不過了。
事到如今,內閣六部不得不承認,葉孤君的參選已經不是葉黨的鬧劇了,而已經成為了必須進行討論的事項。經過一番討論,得出的結果令人震驚,六部尚書中申默泉、葉孤君、蕭直不是表示中立,就是閉口不言,而剩下的牛英辰、馬儷、蘇牧則表示讚同。五連席方麵,雖然帶傷與會的白敬齋堅決反對,但敵不過王興甫和劉荀的讚同。這讓人們更是訝異於葉孤君的影響力,連悶葫蘆般的王興甫和一貫清高的劉荀也替他說話。
而在地方,又有一群官員加入到了支持葉孤君參選的行列之中,不同於清流一樣的葉黨,這些人是濁流,也就是貪官酷吏一流,他們之所以希望葉孤君登基,卻是因為自保。
隨著葉孤君的出山,其在內閣中的勢力隻會越來越大,管轄的又是財部,他們已經能夠想象今後提心吊膽、清貧如水的日子了。貪汙一向是帝國官僚們的優良傳統,隻要不過分、不耽誤大事,誰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隻有這個葉孤君,不但較真,而且精明,他若是想查賬,誰也瞞不過。他根基深厚、無法動搖,若是讓其在內閣中坐穩了,不知有多少官員會丟了烏紗。將他推上天子之位,似乎是一個解決的途徑。天子雖然位高威重,但權柄並不大,而且僅限於仲裁權,而沒有提議權和執行權,不參與內閣六部的日常管理,也就是說,將葉孤君限製在龍座上,底下發生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他便沒有管製的權力。如此一來,豈不是皆大歡喜?
一時間,帝國內掀起了擁護葉孤君的風潮,其聲勢已經遠遠超過當初擁戴錢宏兮的,葉孤君成為天子的勁頭,已經勢不可擋了。但此時的葉孤君,仍然保持沉默,照常埋首於案牘、日理萬機。
就在此時,南天家傳來消息,要求葉孤君立即返回揚州應天的錢家本家,參加即將召開的家族大會。人們知道,這是南天家見木已成舟,便請葉孤君回去商議競選之事,同時也是為家中的其它人討價還價,爭取一些利益。當葉孤君回來之時,恐怕天子之位已經是他的囊中之物了。
此次葉孤君沒有繼續沉寂,將公務交代給部下,就在妻子錢黛兮的陪同下返回了揚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