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下一個黑子,玉石的棋子在棋盤之上清脆有聲,局勢極為明顯,黑方張牙舞爪、很有威勢。
今天發生的事情實在太過突然,新聞居然爆出如此的醜聞,事前一點風吹草動都沒有,令陳都之嗅出一絲不尋常的味道。他不僅是武將,更關心時政,喜愛評論政局,直覺告訴他,恐怕即將有大事發生。
果不其然,青州作為被那批糧食荼毒最深的地區,輿論大嘩、群情激憤。各城市都出現了不穩的的情況,個別地方甚至發生了騷動。陳都之負責鎮守一方,自然要負起責任,他已經下令全軍進入戒備狀態、隨時待命。卻沒想到,局勢漸漸失控,憤怒的民眾沒有在地方鬧事,而是彙集到一處,包圍了田氏的稷下學府,聲稱要討個公道。田氏驚恐,竟然請陳都之這個死對頭援手。
四年前,陳都之進入泰山腳下,搜尋那個石家子、也就是如今的石破,和白氏的千金白雪心。若不是上頭有命,他才不願幹這種棒打鴛鴦的事情。
想想也能明白,人家傾心相戀,所以才不顧一切的私奔,白氏看不上石家子,而田氏則出於對世家尊嚴的維護,非要拆散他們。陳都之是軍人,不是世家的走狗,自然不願參與其中,但服從命令是天職,他隻得閉上嘴、執行軍令。
但本是十拿九穩的事情,卻變故叢生。在衛步平的騷擾之下,陳都之的軍隊飽受打擊,當然不是死傷慘重,而是無數士兵莫名其妙的暈倒,誰都不知道是怎麼回事,隻覺得一陣勁風襲來,便什麼都不知道了。此後,天幹物燥、突降大火,在風勢的助長之下,大火迅速將一營人包圍,同時還有在更遠處進行搜索的白氏白之軒及其妻子李茹一行人。當時,陳都之不得不麵對一個艱難的選擇。
上峰的命令是,不惜一切代價將白氏夫婦救回來。當時陳都之就想跳腳大罵,士兵手上拿的是步槍,不是滅火器,身上帶的是行軍裝備,不是消防器具,這道命令,簡直是讓無數的戰士去送死,隻為了白氏的兩個人。難道世家的人是人,這些子弟兵的命就不是命了?但是,一旦違抗命令,自己不但要接受處分,甚至可能因為得罪的世家而喪命。
素來果決的陳都之,猶豫了。
環視了周圍的戰友們,即使在烈烈狂風和熊熊大火中,他們的神情依然堅毅,他們在等待這命令,他們信任著自己。
陳都之輕笑一聲,下達了立即撤退的命令。
一營士兵雖然仍減員不少,但至少保住了建製,否則天知道最後有幾個人能逃出生天。因為這件事,陳都之被關了禁閉,更得罪死了白氏、田氏,他幾乎已經看到自己被槍決的場景了。
當時,前來探視的妻子問他,後不後悔。
“陳都之頂天立地,問心無愧!”
“那就好,我會為你守節,將我們的女兒養大。”
夫妻兩人就此訣別,等待最後的判決。
但結局卻是大出陳都之的意料。時任宰輔的葉孤君發雷霆震怒,居然一連將兩個世家都彈劾了,痛陳世家擅動刀兵、禍國殃民之害,西北馬氏更是鼎力相助,引起軍中大嘩,紛紛聲討田氏、白氏。
最終,天子仲裁,此事隻是偶然的悲劇,當事人都無罪過,就此作罷、大事化無。更令陳都之驚訝的是,自己似乎得到了軍界高層的青睞,從此青雲直上。今年年初,曾經的上司落馬,他則坐上了上將軍的座位。
但陳都之並沒有絲毫喜悅之情,自己的妻子本來便體弱,經過這一番變故,心中鬱結難解,在去年已經病故了。女兒一直對父親忙於軍務、疏於家中而不滿,在母親死後,對陳都之更是冷顏以對。如今的陳都之,已經失去家庭的溫暖。
所以,於公於私,對於田氏,陳都之都半點好感也沒有。但事關國本根基、帝國安穩,田氏應受到懲處,但執行的應該是內閣與國法,而不是被衝昏頭腦的民眾。況且即使發生衝突,擁有齊魯衛的田氏也不會吃虧,故而他不得不派軍前往維持治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