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反亂的宣言(十三)(1 / 2)

十四歲的馬半匹改名換姓、虛報年齡,便稀裏糊塗地加入了遠征新羅的軍隊。其實,當時的他並沒有正式的姓名,在家中也隻是有個小名,而當時華夏帝國定鼎不久,正值高麗與新羅開戰,在美利堅的支持下,新羅軍一路勢如破竹,將高麗逼得窮途末路,兵鋒甚至直指遼東。帝國無奈,為保障自身的安全,以自願的名義征集士兵。當時的要求並不嚴格,馬半匹又是個天不怕地不怕的半大小子,竟然唬住了征兵處的負責人,就這樣以十八歲的成年人身份加入了軍隊。

亂世出英雄,馬半匹在一年的戰爭生涯中表現出勇猛果敢、臨機應變的軍人特質,他屢立奇功,從一個普通士兵晉升到統領千人的校官,他敢打仗、打硬仗、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的風格更讓他的上司又愛又恨。幸虧,馬半匹有一個欣賞自己的總指揮。

在一次夜襲當中,馬半匹率領百人衝擊新羅美利堅一個近千人的混編團,竟然在肉搏戰中將對方擊潰,隨即追亡逐北,一個敵人也沒有放跑。這一彪炳當時的戰功令兩軍高層為之震驚,更成為這次戰爭中華夏軍唯一一次以少勝多的戰例。隨後,作為英雄的他便受到了華夏軍總指揮、當時遼東兵團軍長、帝國僅有的六位元帥之一,胡得功的接見。即使胡元帥曆經戰陣,看到小小年紀的馬半匹也不由驚愕。他拍著這匹烈馬的頭頂,詢問他的名字,因為在閱覽他的履曆之時,元帥很快就發現了不盡不實之處。當馬半匹報上自己的姓名之後,滿堂哄笑,元帥更是合不攏嘴地問他,怎麼取了個這樣的名字。

“我要讓我的敵人,匹馬難回!”

就是這一句話,讓元帥永遠記住了這個少年的名字,也從此決定了馬半匹的名聲。

戰爭結束之後,馬半匹回到帝國,他接受胡元帥的邀請,進入軍校深造。畢業後正是帝國烽煙四起之時,東大食蠢蠢欲動、剛剛組成的南洋酋邦厲兵秣馬、天竺更是在西南虎視眈眈。不穩的時局,卻是向馬半匹這種好戰分子大展拳腳的時機。防守反擊,兵逼南洋首府;千裏躍進,截斷天竺後路;犁庭掃穴,鎮壓西域全境。馬半匹的名字和戰功,每一次都會以最震撼的方式,出現在世人麵前。當人們知道他竟然是馬氏的一員之時,已經是馬半匹橫掃西域,成為西北兵團之長的時候了。病重的胡元帥更是在得知這一消息之時,大呼“華夏有烈馬,西麵無憂矣”後,含笑而逝。

西北馬氏本就是華夏軍人憧憬的將門,馬半匹更是七大兵團上下官兵皆敬仰的軍神,誰也沒想到,當年冥頑不靈的紈絝竟然坐上了馬氏宗主的位子,而又坐得如此理所應當。馬氏對於華夏來說,是軍魂,是守護神,尤其是在西部,由手握西北、西南兩個兵團的馬半匹鎮守,誰也不敢有任何異動。

而此時的馬半匹,卻絲毫沒有“西北烈馬,無可匹敵”的風範,他五短身材、手足粗壯,滿是精悍的臉上留著不加修剪的大胡子,年過六十卻為老不尊、縱情忘形地策馬狂奔,時不時還高聲呼叫幾聲。身為兩軍司令,馬半匹當然不缺軍車接送,可他就是喜歡縱馬奔騰的快感,何況從誅遠威廊到巴依家的路程並不遠,他可不會放過這一機會。

聽到馬十二的勸誡,他一撇嘴,用粗豪的嗓音說道:“怕個球,巴依那老東西,還能把老子吃了不成?都是老幺這個鬼丫頭,總是以女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古人說得一點都沒錯!”

並不是討厭巴依,馬半匹的性子就是如此,越是親近之人,說起話來越是不留情麵。別看他一口一個老東西叫著,和巴依的關係卻鐵的很,對自己的小女兒,更是疼愛有加。

不去糾正宗主的所謂古人之言,馬十二勸道:“那也不應該就帶十個侍衛,現在的西域可並不太平。宗主,還是讓我在叫上一些兄弟們吧!”說著,便從懷中取出了軍用對講機,上麵天線極為粗厚,就是使其擁有極為出色的接受與發送電波的能力,方便馬半匹隨時隨地發號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