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葉孤君升任工部尚書,入內閣議事,成為宰輔之一。其實,在他入閣之前,專門召開議會討論他入主哪一部最為穩妥,當時的眾口一詞就是,決不能是法部,否則帝國官吏,恐怕要有一半毀在他的手裏。經過一番爭議,終於決定他就任工部,既然如此幹練,就為帝國的工商農建設盡心出力吧。果不其然,新官上任,便是政績斐然,他的一係列政策與命令,直接造就了華夏在經濟上與美利堅、歐羅巴的並駕齊驅。就在此時,苦戀葉孤君多年的錢黛兮也終於得償所願,順利與他結為連理,為他的前途更添了一份保障。但就在官員們為他埋首經貿、新婚燕爾而無暇他顧,大大鬆了一口氣之時,一紙彈劾狀,又把他推到風口浪尖上。
泰山腳下的一把火,造成了上百官兵的傷亡,也點燃了葉孤君的滔天怒火。
“臣常聞世家權貴,跋扈亂國,孰料一至如斯!又聞,兵者,國之利器,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白氏田氏,世受國恩,不思回報,反擅動國器,以致喪損。世之忘恩負義之徒,居心叵測之輩,莫過於此。臣為天下社稷計,請查處世家違亂之舉,褫奪兵權、翦铩羽翼,不使華夏陷於喪亂之局!”
這滿溢著錚錚諫言、耿耿忠心的彈劾,不但劍鋒直指田氏與白氏,更加九大世家得罪個遍,在華夏掀起了莫大的風波。一時間,世家控製的五連席和其在六部中的黨羽群起而攻之,葉孤君陷入及其危險的境地,就是錢家,也不敢出手相助,畢竟他們也需要顧及與世家關係。而就在此時,西北馬氏卻仗義執言,擁護葉孤君之議,讓人大感不可思議。馬氏雄踞西北,是世家是擁兵最多的,若是依葉孤君所言,受到的打擊最大的非馬氏莫屬,可如今它竟然反而支持,這當頭一棍直接打得滿朝文武集體失聲。
最終,天子終於做出決斷,徹底斬斷田氏、白氏伸向軍隊的手,而葉孤君也被趕出京師,放揚州州牧。但誰都明白,在這場較量當中,朋黨滿天下的兩大世家輸給了勢單力薄的葉孤君,其無雙孤忠之名,轟傳天下。
來到揚州的葉孤君依然我行我素,讓本就極盡繁盛的揚州更上一層樓,但他的影響力已經大為增加,百姓將其奉為當世第一清官能吏,更有無數胸懷壯誌的青年官員受其激勵,結為葉黨,以他為魁首,倡議打壓世家、刷新政治,幾有不可阻擋之勢。雖然葉孤君嚴詞拒絕這種結黨之舉,不接受黨魁之位,但他的一舉一動,都對葉黨有著決定性的影響力,也因此成為華夏政壇中一股舉足輕重的一大勢力,再也不是當初那個單人匹馬的葉愣子。
而錢宏兮之所以把葉孤君視作心腹親信,不單因為他是自己妹妹最愛的男人、政壇之上的明星、葉黨的精神領袖,最重要的是,葉孤君反對世家、擁護皇權的主張。他早就發表過言論,世家弄權,原因就是天子式微,隻有加強皇權與閣權,才能平治華夏。而對世家,則持驅逐出政界,讓其專心於工商實業的態度。這無疑正中錢宏兮的下懷。而以葉孤君的性格、手腕和今時今日的地位、勢力,他如果發難,縱然九大世家聯合,也未必是他的對手。錢宏兮在登基為天子之後,隻需要坐享其成,必要的時候在幕後稍作推動就足矣,如此美事、何樂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