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絕望的掙紮(二)(1 / 3)

田真不認為自己應該愛上那個男人,因為自己的姓氏高貴不可攀。

田姓人與上古聖君頗有淵源。據傳,田姓的始祖乃是虞舜的後裔。三千年前,武王滅商立周,追封前代聖王後人——舜的後裔媯滿為陳侯,史稱胡公滿。傳到胡公滿十世孫陳完時,陳國宜公殺太子禦寇,媯完與禦寇私交相厚,陳完唯恐禍及己,便逃於齊國。陳完為人謙遜有禮,一向很有賢名,得到齊桓公的賞識,就任為公正,並受封於田地。其後子孫就以采地為氏,稱為田姓,田完為田姓的得姓始祖。田完之八世孫田和把齊康公放逐到海上,自立為君,史稱“田氏代齊”。從此田姓以齊國首都山東臨淄為發祥地,活躍於華夏大地。田姓在先秦時期已分布於今雍州、豫州、冀州、荊州等地。傳到田和重孫時,齊國為秦所滅,齊王田建被遷於共,其他田姓開始向西、北之地逃難。不久秦末起義軍四起,田姓家族聞風而動,有八人裂地稱王,煊赫一時。漢初,高祖劉邦采納婁敬之言,強遷關東豪族於關中的陽陵,諸田亦在強遷之列,發展成為京兆一帶望族,後來,田姓各族又遷徙至北平。從漢代開始,今川、鄂、湘、黔交界一帶的華夏族和一些少數民族中已有不少田姓人。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戰亂頻仍,田姓避亂南遷,分布於長江中下遊地區。唐代宗時,有田承嗣被封為雁門郡王而落籍當地。宋代之後,田姓開始有遷閩廣地區者。明清之際,田姓已播及大江南北廣大區域,從清代中葉開始,閩粵田姓陸續有人遷至台灣,進而移居海外者。曆史上,田姓可謂是名人薈萃。在二十四史中,田姓單獨列傳的名人就有一百二十七人,於悠久的華夏曆史中無處不在。如今,田姓在全國分布廣泛,以北方臨海等省為多,但其根基本家,仍留駐於田氏興起之地——齊魯。

身為廣闊華夏中屈指可數的九大世家之一——田氏宗家的長女,自小就享受著最好的愛寵、最高的教育,她如女神一般美麗、高貴、優雅、驕傲,年少時的她曾發願,自己的丈夫應該像商場巨子郎慕修、政界新星葉孤君、龍魂英雄魏無病那樣叱吒風雲、名重當世,如此這般,兩人才能交相輝映,成就一番佳偶璧人的佳話。她,注定是舉世矚目的天之驕女。

小小的石家,還不值得她放在眼裏。

燕中石家,也是華夏之中有數的名門望族之一,曾在北方政商兩界有著重要的影響力,但其底蘊畢竟與九大世家相差甚遠,如今的石家已然處於沒落之中。家主石宏基雖然勵精圖治,自身卻不過守成之主的器量,竭盡全力單單守下了族中產業,如今已經淡出了政壇。小輩中全無驚才絕豔、中興家業的人物,宏基長子石承嗣較其父更加不如,資質平庸、難當大任,次子石承業不務正業、一心當他的花花公子,倒是三子石承平另辟蹊徑,憑著一身豪氣入伍當兵,躋身軍界上層,而且據傳他與“龍魂”魏無病相交莫逆,故而說話極有分量,儼然成為石家的頂梁柱。

但也僅此而已,在田真眼中,一百個石家也抵不上田家的一根指頭,而事實也正是如此。石家這樣的家族,就像在曆史的大浪淘沙下浮浮沉沉、身不由己的小魚小蝦,哪比得上傳承千年、屹立不倒的田家。九大世家,才是華夏自古以來的時代弄潮兒、命脈掌控者,就如同開天辟地後便存在的洪荒巨獸,如今隻是一旦蟄伏,少為人知而已。

田家的田真絕不應該愛上區區石家的二子石承業,即使兩者有所交集,也應該僅限於普通的交往。說白了,就是石承業阿諛奉承、極盡巴結,田真不屑一顧、或是用些手段,將石家納入田氏陣營中。要說兩人能夠結合,那真是笑掉華夏世家上下的大牙。

但事情的發展總是出人意料,田真愛上了石家的紈絝二公子——那個一事無成的石承業。在一次名為石家與田氏的洽談,實為前者向後者求助的會議上,被自家老子逼著與大哥一同出席的石承業與代表田氏的田真邂逅了,一時間將田真驚為天人的花花公子從此展開了可以稱得上死纏爛打的追求行動。從沒有人敢在田真麵前嬉笑怒罵、肆意無禮,但石承業他敢;從沒有人敢於不顧周圍的壓力與田真逼人的容貌與眼神,當麵頂撞於她,甚至爭執不休,但石承業他敢;從沒有人敢直白地對田真說出“你好美,我要追求你”和“你很美,但我並不一定會一直愛你”這些話,但石承業他敢。毫無疑問,石承業是一名極為優秀的情人,他能夠洞悉女人們的心思,時而溫柔體貼,時而霸道高傲,而田真也漸漸為這名有著異於常人的男子所吸引,即使理智時常提醒她不該如此,但突然萌生的愛情仍令她愈陷愈深,無可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