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以性亂國”的最佳版本(1 / 2)

就像一談到中國傳統文化,就把儒家的孔子、孟子,道家的老子、莊子搬出來一樣,人們一談到性的禍害、淫欲的罪惡,就把妲己和褒姒這兩個女人揪出。幾千年來,這兩個“禍水女人”,一直成為“以性亂國”的反麵教材。從這一點來看,她倆對曆史的貢獻,可謂功莫大焉。

當皇帝喜歡身邊某個美女的時候,大臣們包括皇帝老婆、小老婆,就講妲己和褒姒的故事,進行忠告,“投猛劑,起沉屙”,罵他喜歡的女人妖媚、淫蕩,惹得皇上成天沉湎於溫柔鄉,沒心思工作,造成綱紀不振,人心紊亂,甚至使覬覦皇帝寶座的人趁機鬧事……假如是位讀過史書且有“以史為鑒”意識的皇帝,他會突然明白大家說服自己的意圖是好的,自己要是繼續受女人迷惑,將可能把江山事業毀送掉。

妲己與褒姒的故事,由於不斷有人用它作為“教材”,修訂補充,已與真實的曆史情景是否相符,倒變得不重要,反正曆史久遠,死無對證。況且紂王與幽王等人丟掉老總位子,確是事實。至於把妲己與褒姒這兩個女孩說成壞女人和女妖,有益於國家穩定、社會發展,知識精英也就不管她們冤不冤、屈不屈了。

那些勸諫上司的人大多數很聰明,他們研究過韓非的《說難》、揣摩過鬼穀子的《飛鉗》,推崇孟子、蘇秦、張儀等等辯士的口才,知道什麼叫隱曲,什麼叫類比,什麼叫旁敲側擊,什麼叫投其所好;他們想象力豐富,語言表達力強,創作再創作、抄襲剽竊、修改篡改的功夫過硬,使皇上覺得身邊的小美人真的像妲己褒姒一樣是禍水,自己反而成為無辜的受害者,因禍水迷惑而影響了事業,危及了權力和地位。於是,他決定與她分手,要殺她要剮她要她喝毒藥,還是要她上吊,隨他們處置吧。

曆史上也有皇帝打內心不認為自己喜歡的女人,像大臣們說的那樣如何的壞,可眼前糟糕的局麵,又不利於自己為心愛的女人辯護,隻得讓她承擔現實的罪責、背負曆史的罵名,這總比自己承擔罪責與背負罵名要好,自己畢竟是一國之君,或者一個團隊的頭頭,屁股下的位子比美人更重要,沒有位子哪來金錢和美女?

像妲己褒姒一類的女人,天降尤物,是專門來誤國亡國的,她們姿色妖媚,性欲旺盛,隻許老公陪自己玩樂做愛,而不許他們親近別的女人。老公上班,她也跟著,躲在屏風後麵偷聽國政大事,回到床上對老公說三道四;甚至從幕後跑到幕前,嬌滴滴地與老公勾肩搭背,繼而鑽進老公懷裏,在老公手下的一幫男人麵前表演、做秀,展示風流,得意開心。陳後主陳叔寶的老婆張麗華,就是妲己褒姒的坯子,她使老公的腦袋昏得一塌糊塗,竟唱起亡國之音《玉樹後庭花》。她坐在老公的膝上參加高層領導會議,不時插嘴搶白,影響與控製著大家的思維。結果怎麼樣呢?陳後主落入與紂王、幽王一樣的下場。

紂王本來是個資質非常不錯的人,他體魄健壯,身手敏捷,能赤手空拳與猛獸格鬥,並且他文化程度也不低,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還很有口才,工作也充滿熱情。國家有如此高素質的領導人,真是老百姓的福分。可是妲己出現之後,一個好領導變成了沉湎女色的壞領導,他製定炮格之刑,把犯人放到鐵板上烤。但是,這種殘忍的酷刑正是妲己的主意。還有,如果不是妲己多嘴多舌,紂王會把叔叔比幹的心剖出嗎?妖孽妖孽,國家衰敗,都是女人造的禍!紂王自從愛上妲己,就對她言聽計從,拚命討好,為了讓她開心,花巨資建造鹿台,讓少男少女們脫光衣服跳裸體舞,日日狂歡。早在幾千年前的古希臘,人們一起裸奔,發展成為古奧林匹克體育競技運動。妲己不是雅典娜,紂王也不是普羅米修斯,西人能把裸體運動,冠上新概念,而紂王雖然也讓健壯的男人比試力量——他自己就“材力過人,手格猛獸”——對體育運動感興趣,隻可惜在力量與美之外,他在裸體上更多地看出了淫色,也就沒有萌生智慧,推動體育精神,否則也不至於我華夏後人,說中國體育精神晚於西方。

妲己與褒姒有許多相似的地方。她們生活在社會底層,本來都是天真純樸的女孩,可是到了宮裏就變壞了,產生巨大的邪惡力量。真的如賈寶玉所困惑的——“女孩兒未出嫁,是顆無價之寶珠;出了嫁,不知怎麼就變出許多的不好的毛病來,雖是顆珠子,卻沒有光彩寶色,是顆死珠了;再老了,更變得不是珠子,竟是魚眼睛了。分明一個人,怎麼變出三樣來”?

妲己一聽說老爸老媽要把她送到宮裏做君王的小老婆,淚如雨下。“婉轉悲啼,百千嬌媚,真如籠煙芍藥,帶雨梨花”。可是,這樣一個不貪慕帝王家富貴的女孩,結婚後卻大變特變,以自己的美色和無法滿足的性欲,改變了一個手握大權的男人,讓其不分是非,亂殺無辜,讓其無心做它事,隻沉湎於情愛。難道她是邪惡的異類,結婚後露出狐狸的尾巴?《封神演義》上還真是這麼“解疑答惑”的:一個叫散宜生的人,為了救西伯侯姬昌(後來的文王),到處物色美女,發現了國色天香的妲己,說通她父親,把她送給紂王。一天黃昏,一行三千人的送嫁隊伍來到一個叫恩州的地方,半夜三更的時候,一隻千年狐狸精殺死妲己,附到了小女孩的軀體上,從此妲己隻是其形,而說話、思想都是妖怪狐狸精了……原來如此!難怪下屬對上司或老婆對老公說“你被狐狸精迷住了”比“你被美色迷住了”,更具有震懾與勸告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