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證道舍生死(1 / 2)

那六曾祖母此刻已然無力再戰,雖然在場的還有一百多名族人,但當中也沒什麼真正的高手了,哪裏敵得過這邊的聞天聽、戴七、魯三通、墨殘空和謝貽香五人?再加上還有聞天聽座下大名鼎鼎的“十七君子”,當真動起手來,這個神秘家族可謂是毫無勝算。所以此刻聞天聽嘴裏的“滅族”二字,絕非是恐嚇之言。

然而以謝貽香對聞天聽等人的了解,那六曾祖母即便當真吐露出“長生不死”的秘密,整個家族最後依然是個被滅族的下場;但若是這位六曾祖母要緊牙關,一個字都不肯透露,縱然聞天聽等人會按捺不住殺幾個人立威,卻也不敢當真將這個家族給盡數剿滅,否則豈不是親手毀掉了這個“長死不死”的秘密?

試問連謝貽香都能想明白的道理,又那六曾祖母心中又怎會不清楚?她當即冷哼一聲,緩緩說道:“論年紀,在場的所有人,隻怕沒一個比老身更為年長……似這等哄騙三歲小孩的話,便想讓老身上當,爾等也未免太天真了一些。”

說著,隻見那六曾祖母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向在場的所有的族人曼聲吟道:“身限九天……心困四海……”

伴隨著六曾祖母念出這八個字,在場的家族眾人或驚訝、或惱怒、或悲傷、或茫然,雖然神情各不相同,卻不約而同地盤膝坐下。一時間,這道通往祭壇頂層的石梯上,一直到祭壇下四周的空地上,家族裏的所有人都相繼坐在地上,異口同聲地念道:“半夢半醒……亦真亦假……”

眼見眾人都已坐了下來,那六曾祖母反而奮力站起身來,吃力地張開雙臂,嘴裏繼續念道:“恨此軀殼……縛我通神……”話音落處,眾人已齊聲應道:“證得大道……何分生死?”

待到這一十六個字念完,以六曾祖母為首的所有族人,當即一起反複念道:“證得大道,何分生死?證得大道,何分生死?”話語聲中,所有人都緩緩閉上了雙眼,整個山穀中都回蕩著他們的話語聲,顯得愈發淒涼;但仔細一聽,當中又還隱隱還帶著三分悲壯。

看到這般局麵,眼前這個神秘家族分明是要寧死不屈,自顧自地念起了家族裏類似遺言之類的語句,從而向聞天聽等人擺出一副視死如歸的姿態。

這一幕看得謝貽香心中震撼,不禁暗自思索道:“這個神秘家族劫走朝廷軍餉,固是死罪一條。然而無論是那‘木門’後的文書記載,又或者是眾人口中所提及的往事,以及自己在這赤龍鎮一帶的親眼所見,至始至終,這個神秘家族倒也並未做過什麼傷天害理之事。雖然他們的手上也沾染了不少血跡,但大都是自我保護罷了,不想被外人打擾到他們的隱居。”

所以事情發展到眼下這個局麵,說到底還是那八個字:“匹夫無罪,懷璧其罪”。至於那所謂的‘長生不死’是真是假,隨著這個家族的覆滅,隻怕也再沒人能夠探知其中的真相了。

想到這裏,謝貽香心中忽然一跳,突然奇想道:“聞盟主恃強淩弱,那言思道更不是什麼好東西。倘若這個神秘家族肯罷手言和,不管那軍餉是真是假,隻要他們肯用祭壇下的珍寶折算出兩千萬兩白銀,作為失竊的軍餉交還朝廷,豈不是天下太平?倘若那六曾祖母當真肯如此讓步,即便要我助他們一臂之力,又有何妨?”

所幸這個念頭隻是在謝貽香腦海裏一閃而過,她經曆了這許多事,早已不再是那個異想天開、任性妄為的小姑娘,當即便否定了這個想法。

要說當日在龍躍島上,謝貽香之所以甘冒天下之大不韙,從莊浩明手裏救走洞庭湖賊匪江望才,終究不過是意氣用事,而且那江望才也並不是劫走軍餉的真正元凶。

但此刻的形勢卻分明不同,一來這個神秘的確出手劫走了軍餉,犯了死罪,這是不爭的事實;二來聞天聽等人的目的終究是那“長生不死”四個字,無論是否得到這個秘密,他們也決計不肯饒過這個神秘家族;三來這位聞盟主此刻所代表的,分明是當今皇帝,自己若是出手相助這個神秘家族,那便等同於和皇帝作對,更是和整個朝廷的律法作對。

想通了這一點,謝貽香隻得暗歎一聲,緩緩搖了搖頭。祭壇當中的聞天聽和言思道二人看到這般局麵,當即對視一眼,聞天聽略一沉吟,便說道:“夫人此舉,聞某甚是敬仰。然而對於那傳說中的‘長生不死’,聞某倒也並不太相信,更不熱衷於此道。所以此番前來打擾,始終還是為了替朝廷辦事、替皇帝分憂。既然夫人執意不肯泄露這一秘密,聞某也不便勉強,這便成全了諸位的誌向。唉,其實單憑剿滅貴府之功,便已足夠讓聞某在皇帝麵交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