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來去自如(1 / 2)

眼見謝貽香持刀下山,顯是要與山下的倭寇交手,人群中的得一子頓時厲聲喝道:“不可!”旁邊的言思道也吃了一驚,急忙勸道:“休得魯莽!”還想要讓孫將軍將她攔下。誰知謝貽香心意已決,竟是來了個充耳不聞,徑直往下山而去。

要知道今日一戰,雖有江浙地界上“中條一刀流”、“甲賀忍術”和“劍道兵法”這三股倭寇齊聚於此,但這些東瀛人加在一起,還遠不足千人之數,居然能令整支四千人的“平倭聯軍”潰敗至此,無疑有些駭人聽聞,更是一樁奇恥大辱。謝貽香全程都在山頭上觀戰,深知今日之敗,其實非戰之罪,也未必是因為這些東瀛倭寇的倭刀厲害、刀法凶狠,最重要的原因,其實是己方將士貪生怕死、鬥誌全無,以至根本不敢與這些窮凶極惡的倭寇交手。

所以如今全軍敗退,相繼往山上撤離,想要逃往北麵的群山之中暫作躲避,麵對後麵那窮追不舍的兩百餘名倭寇,謝貽香心中的一口惡氣難出,竟是什麼也要會一會這些東瀛人。當下她便與正往山上逃竄的軍士們呈反方向逆行,一路穿過潰散的人群,來到山腳附近。

此時正有幾名倭寇在圍砍十幾名敗軍,謝貽香便揮出手中亂離,將對方的幾柄倭刀盡數蕩開,救下這十幾名軍士。隨後便聽身後突然傳來一陣嘰裏咕嚕的東瀛話,一個身穿白色武士服的倭寇已朝她猛衝過來,手中倭刀高舉,照頭便是一刀斬落。

謝貽香之前曾與這些東瀛倭寇交過手,心知東瀛人的刀法異常狠辣,大都是謀定而後動,從而實現“後發製人、一招斃敵”。如今身後這名倭寇似這般搶先出招,想要先發製人,無疑是舍長取短,犯了東瀛武道的大忌,同時也是對自己的輕蔑。

於是謝貽香便微微側身,避開當頭劈落的倭刀,同時以亂離貼著對方的倭刀刀刃,順勢向前推進,繼而一刀削斷對方的雙手手腕,連同手裏的倭刀一並掉落在地。

那倭寇一刀劈落,原以為勢在必得,誰知竟是如此結局,一時竟沒能回過神來。謝貽香毫不留情,手中亂離再次揮出,緋紅色的光華過處,當場割破了這名倭寇的喉嚨。隨後謝貽香便展開她那“落霞孤鶩”的身法,以“融香訣”的妙諦將刀法融合在身法之中,所到之處,接連擊退數十幾名倭寇,讓落在後方的軍士伺機逃生,紛紛往山上而去。

如此一來,謝貽香自然便成了眾矢之的,先後共吸引了二十多名倭寇向她發起圍攻,一柄柄倭刀接連往她身上劈落。謝貽香方才在山頭上便已看得清楚,憑這些東瀛倭寇的刀法修為,幾乎已經可以媲美中原武林裏各大門派的門下弟子,再加上手中倭刀之利,這才能夠做到以一擋十,殺得己方軍士毫無招架之力。所以自己麵對的倘若隻有二三十人,或許還能勉強應付;但麵對眼下這兩百餘名倭寇,自己則無論如何也不是對手。

當下謝貽香便繼續展開輕功身法,在人群中穿梭躲避;實在躲避不開,便用亂離招架格擋,還伺機傷了好幾名倭寇。所幸她這柄亂離是師父刀王所贈,也算江湖上罕見的寶刀,如今與這些精煉而成的倭刀硬拚,雖然無法削斷對方的倭刀,卻也至少不會被對方的倭刀所傷。

如此約莫遊鬥了一頓飯的工夫,已有越來越多的倭寇朝謝貽香攻來。殊不知謝貽香自從悟出“融香訣”的神通,武功早已達至一個全新的境界,單以刀法的境界論之,當世已經很少有人及得上她。而此番她決意下山斷後,若非是有十足把握,又豈會孤身犯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