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的言思道見狀,便向她道:“區區東瀛流寇、異國賊匪,為何竟能在沿海各地禍亂數十載,成為中原的心腹大患?想必目睹方才顧雲城外的一戰,謝三姐也該心知肚明了。且不論東瀛人的武道之強和倭刀之利,單倭寇與我方將士的本質,其實便有壤之別。要知道無論是沿海各地的官軍,還是你此番帶來的這兩千朝廷軍馬,到底大都是些貪生怕死之輩,從軍入伍,也僅僅是想混一口軍餉,又怎肯拚死殺敵?一旦碰上這些真正的東瀛倭寇,麵對這些背井離鄉的亡命之徒,便當然不是敵手,隻能抱頭鼠竄,甚至是不戰自潰。”
頓了一頓,他又道:“實不相瞞,在這江浙地界上,東瀛倭寇若是與官軍作戰,幾乎能夠做到‘以一擋十’。隻需十幾名東瀛倭寇成群結伴,往往便能擊破數百名官軍,還能一路追殺出十幾裏地。而如今這座顧雲城裏的倭寇,乃是‘中條一刀流’的傳人,其首腦丹羽一葉自稱東瀛‘劍聖’,手下據有五六百號人——嘿嘿,即便是他虛張聲勢,但兩三百名倭寇,顧雲城裏也肯定是有的——所以實力絕不容覷。而謝三姐麾下的陳、朱二將,今日能夠成功誘敵出城,還能保全自己麾下的一半人馬,其實已屬難得了。”
謝貽香不禁目瞪口呆,要知道比起言思道和孫將軍麾下的這兩千人馬,無論是自己還是陳、朱二將,包括楊老將軍此番帶來救援寧義城的這些軍馬,在此之前,顯然都沒有與倭寇作戰的經驗,甚至完全不了解這些倭寇的實力;如今看來,顯然是己方一直覷了這些東瀛倭寇。想到這裏,她忍不住厲聲問道:“所以你們早已料定今日會是這一結局,才堅持要讓我方人馬前去攻城、佯敗誘敵,終於讓他們落得個死傷慘重的下場?”
隻見言思道嘿嘿一笑,還沒來得及答話,旁邊的孫將軍已經向幾個傳令兵交待完畢,便接過話頭回答道:“謝三姐不必多心,眼下這兩百餘名倭寇已然上當,不久便要進入我軍的伏擊範圍。這對孫某麾下的那一千弟兄們來,雖然能以伏擊之勢占據地利,但無疑也是一場硬仗,免不得死傷慘重。所以並非孫某瞧不起謝三姐麾下的將士,要知道以今日之勢,若是換成貴方的人馬設伏出擊,縱然能以十倍兵力圍攻這些東瀛倭寇,恐怕也是敗多勝少的局麵。孫某為求破敵,自然不能行此安排。”
就在眾人話之際,從顧雲城敗退回來的數百人馬,已經踏上了東麵的官道,離叛軍的伏擊範圍不過裏許之遙。而跟在後麵追殺的倭寇腳步極快,一路追趕至此,又接連斬殺了數十人。謝貽香無心再與言思道、孫將軍二人爭辯,急忙去看山頭下的情況。隻見己方敗軍的隊伍前麵,是十餘騎快馬當先逃回,當中一人滿身血汙、盔甲不整,正是今日領軍的陳副將;而另一位朱副將則是不見蹤影,多半已經命喪於倭寇之手了。
隨後不出多時,己方的數百名軍士便已相繼逃進叛軍的伏擊範圍,繼續沿著官道往西麵狂奔,後麵緊跟著那兩百來個窮追不舍的倭寇。孫將軍身為今日之戰的統帥,倒也沉得住氣,直到所有倭寇徹底進入伏兵的包圍,才讓身邊的軍士傳下號令,令山頭下的伏兵出擊。
於是伴隨著半山腰處的一聲炮響,提前埋伏在官道兩旁的一千叛軍便同時現身,紛紛張弓搭箭,以鋪蓋地的箭雨之勢,射向進入伏擊範圍的這兩百餘名倭寇。&l;/nen&g;
最快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