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衝鋒(1 / 2)

要當今下能以“謝”字為旗號的將領,數來數去不過一人而已,那便是本朝唯一的一品武將、開國元勳謝封軒謝大將軍。山壁上的謝貽香和趙王等人驚駭之下,再仔細去看馬上那個騎士,依稀是個上了年紀的男子,頭戴銀盔,身披銀甲,就連所騎的白馬也是全副武裝,披掛著銀色鎧甲護體;伴隨他策馬逼近曠野裏的這支“屍軍”,眾人才發現除了他左手裏舉著的這麵“謝”字旌旗,右手中分明還將一柄銀色長刀倒托在馬後。一時間謝貽香和謝擎輝兄妹二人對望一眼,心中再無懷疑,同時驚呼道:“爹?”

原來此刻從東麵樹林裏出來的這名騎士,竟然便他們兄妹二人之父謝封軒謝大將軍。此時雖然隔得太遠看不清樣貌,但這一套銀盔銀甲和這柄銀色長刀,正是父親當年征戰四海八荒的行頭,他們兄妹二人自幼便已看得慣了,決計不會有錯。想不到時隔多年,早已被撤去兵權的父親居然再次穿上這身行頭,而且還如神降臨一般突然出現在此,獨自麵對這支五千人的“屍軍”。旁邊的景、龍二將興奮得差點跳了起來,驚喜交加地道:“有謝大將軍親自出馬,金陵無憂矣!”

趙王更是驚得瞪大了雙眼,連忙向謝擎輝問道:“是你通知的謝大將軍?”謝擎輝一個勁地搖頭,也向身旁的謝貽香問道:“是你讓父親來的?”謝貽香也連忙一個勁地搖頭。一時間眾人都是大惑不解,須知這支“屍軍”的行蹤極其隱秘,要不是被漠北的駐軍僥幸發現,就連趙王也不知道。而且趙王的軍隊這一路往南追擊,沿途也隻能依靠他們留下的糞便判斷行蹤,謝大將軍身在金陵,又幾乎已是賦閑之身,怎會知道有這麼一支異族軍隊要南下偷襲金陵?

謝貽香心中思索,難道是朝廷收到了趙王的飛鴿傳書,所以才派父親重新掛帥,前來阻擋這支“屍軍”?即便如此,也不可能隻派父親一人一騎前來,就算他武功再高,難不成還能孤身擊退曠野裏這五千異族軍士?又或者父親現身於此,根本就不是朝廷的委派,而是他以個人的名義前來交涉,想要和這支偷襲金陵的“屍軍”談判?

眾人一時也猜不透當中的緣由,隻得繼續觀察曠野中的局勢。自從謝封軒從樹林中現身,這支本已是整裝待發的“屍軍”頓時留在原地,將前隊人馬一字排開,紛紛張弓搭箭,瞄準從東麵而來謝封軒。謝封軒似乎毫不在意,繼續縱馬向前,由於山壁上的謝貽香和趙王等人隔得實在太遠,也不知曠野中的雙方此時是否有言語交談,不過片刻工夫,謝封軒便已單騎來到這支“屍軍”的百步之內,進到對方的射程範圍。

話前朝異族雖然不怎麼識得漢字,但有幾個漢字對他們而言,卻是不得不認識,甚至終生難忘,其中便有這一個“謝”字。當年本朝大軍光複漢人江山,在前朝異族軍中,一直流傳著“遇畢則逃、遇謝則降”這八個字,指的便是被漢人稱作“軍中雙璧”的畢無宗和謝封軒兩員大將。因為畢無宗驍勇善戰,最喜帶頭衝鋒陷陣,所到之處絕不留下一個活口,就算是認輸投降,事後也是死路一條,所以一旦遇上這位畢大將軍,唯一的活命機會便是轉身就跑,或許還能趁著畢無宗在對其他人大開殺戒時遠遠逃走,是為“遇畢則逃”。但遇上的若是謝封軒,那非但絕無一絲勝算,更不可能有逃走的機會,要想保住性命,便隻有投降這一條路可走,畢竟這位謝大將軍還算不上是嗜殺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