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從古到今但凡是用刀之人,皆會使用這招“獨辟華山”,所以這一招也是刀法裏最簡單、最直接,也是被用得最多的一招,更是殺人最多的一招。細算起來,從刀法這一門技藝創立之初,這招“獨劈華山”便已存在,上千年來更不知有多少人命喪於此招之下,其殺氣之強可想而知,下間也再沒有任何一招能夠比得上這一招所蘊含的殺氣。
對此當年紫金山太元觀的希夷真人便已看透此中的玄機,還曾開口指點,先競月的“殺氣馭刀”雖然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但他的人畢竟太過年輕,自身的殺氣還遠遠不能與這一招相提並論。而且先競月當時所用的還是那柄“紛別”,雖是師父刀王傳下的寶刀,卻隻是一柄新鑄不久的刀,自然沒沾染過多少人血,刀上的殺氣甚至還不及先競月自身。所以先競月要想在“殺氣馭刀”這條路上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便需要將“刀”、“招”、“人”三者合一,先要重新尋得一把殺人無數的寶刀,然後再增進自身的殺氣,最好是能去戰場上廝殺,從而鑄成一顆”殺心“。
希夷真人的這番話雖然在理,但一來紛別是由師父刀王親傳,先競月自然不願舍棄;二來方今又是太平盛世,底下哪有什麼戰場廝殺?所以先競月當時也並未放在心上。直到後來在畢府一役,他初戰畢無宗告敗,原本所用的那柄紛別更是被畢無宗的這柄偃月刀當場斬斷。後來在那個道士得一子的相助下,先競月從畢府前院裏的關公雕像手中取下這柄偃月刀,一舉擊敗手持“青龍偃月刀”的畢無宗,更是將這位一代名將斬殺當場,而畢無宗在臨死之前,便將他生平所用的這柄偃月刀贈送給了先競月。
話這位“不死先鋒”畢無宗畢大將軍,乃是與大將軍謝封軒齊名的開國元勳,一生征戰沙場,可謂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死在他手裏的敵軍自然不計其數。而且這位畢大將軍還有一個癖好,那便是喜歡殺降,但凡是投降的軍士落到他手裏,一律不留活口,就連當年皇帝和李九四在鄱陽湖上的一場大戰,直接原因也是因為畢無宗坑殺了李九四麾下的五千降兵。後來在攻取成都之時,他更是一夜殺降十萬,震驚朝野,由此得到“畢十萬”這一稱號。
而且除了敵軍之外,畢無宗行軍時連平民百姓也是不肯放過。據漢軍當年收複中原的時候,畢無宗率軍攻入西北某城,隻見家家戶戶的門上都掛有一塊木牌,上麵寫著恭迎本朝漢軍的話語;但是將木牌翻轉過來,背麵則寫著恭迎前朝異族的話語——卻是百姓們生逢亂世,也不知明進城的會是哪一支隊伍,所以才會使用這種雙麵寫字的木牌。畢無宗聽聞此事,當場勃然大怒,下令軍士連夜屠城,直殺得方圓百裏斷絕人煙。
所以若要以殺人數目論之,本朝的這位畢大將軍定然千古留名,真要細數起來,恐怕也隻有秦之白起、晉之冉閔和唐之黃巢能與之一教高下。而這柄偃月刀伴隨畢無宗征戰大半生,就算隻是一柄普普通通的戰場長刀,在畢無宗手裏曆經這一場場殺戮下來,豈不正是希夷真人所謂的殺人無數之寶刀?而且單以殺氣而論,世上也再沒有第二件兵刃可以與之相提並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