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尋蹤跡(2 / 2)

起這位嶽大姐,倒也算嘉州府裏的一個奇人。她父親本是衙門裏的一個衙役,也算窮苦家庭出身,年輕時因為相貌姣好,被當地一個富家公子看上,最後卻又始亂終棄,令她徹底心冷,至今一直未嫁。後來她父親患病,嶽大姐便頂替了父親的職位,去衙門裏當差養家。誰知她一入衙門,無論是緝凶拿賊還是查案定罪,嶽大姐都極有賦,仿佛生就是一塊當捕快的料,經過十幾年的打拚,更是坐上了捕頭的位置,成為嘉州府裏唯一的女捕頭。

然而女子在衙門裏當捕頭,畢竟有違世人眼中的常理,嶽大姐也免不得惹來不少閑言閑語,以致嘉州府接連的幾任府尹,也皆不敢重用於她,隻是派些吃力不討好的差事給她。所以此番徐六公子的這樁失蹤案,自然而然地也落到了嶽大姐頭上。

嶽大姐倒也算是一個叫真的主,查起案來可謂是盡心盡責。她從府尹那裏接過此案,知道徐姓富商和衙門裏的人都已先後在峨眉山上尋訪過多次,皆是空手而歸,自己也不必多此一舉再去山上尋找。當此局麵,她隻能暫時假設那位徐六公子的失蹤,的確是發生在峨眉山上,而所謂的失蹤,便隻有兩個可能:一是遇險,是徐六公子自己不心跌落進了某處;二則是遇害,是峨眉山上有歹人行凶,綁架或者謀害了徐六公子。

於是嶽大姐便到峨眉山半山腰的七裏坪鎮,將峨眉山曆年來的卷宗調出來察看。誰知這一查閱,頓時令她嚇了一大跳。原來依據這些卷宗記載,從前朝起一直到本朝,這一百多年裏峨眉山上失蹤的遊人,居然有四百零六人之多,而且這當中竟有三百七十二人是孤身上山遊玩的外地遊人。

要在一百多年裏,有四百個人在峨眉山上失蹤,平均下來每年也就三四個人,以峨眉山的地勢,似乎也屬正常。然而嶽大姐身為女子,本就心細如發,再加上多年查案的經驗,略一推斷,頓時便得出了一個可怕的結論。

且不論卷宗所記載的四百零六個失蹤遊人這一總數,單裏麵這三百七十二個失蹤的外地孤身遊人,既然這些外地遊人是獨自前來峨眉山遊玩,若是在山上失蹤,他的親戚朋友又怎會知曉他是來了峨眉山?自然也不可能向當地衙門報案,從而留下卷宗記載。就好比徐六公子這般情況,若不是那徐姓富商家底豐厚,不惜花重金四處尋訪,到頭來隻怕也查不到自己的六兒子曾經來過峨眉山,更不可能驚動當地官府。

也便是,外地孤身遊人若是在峨眉山上失蹤,極少會有報案的情況,因為失蹤者的親戚朋友未必知道他是來了峨眉山;至於卷宗裏所記載的這三百七十二個失蹤的外地孤身遊人,到底其實都是類似徐六公子這樣的特例。

如此推算,這一百多年來,那些在峨眉山上失蹤、卻又並未記錄在案的外地孤身遊人,究竟還又有多少?嶽大姐以常理推算,恐怕這當中真實的失蹤人數,至少是三百七十二人的一倍、甚至兩倍、三倍。這便意味著平均每年都有十來個外地孤身遊人在峨眉山上失蹤,幾乎每個月都有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