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決戰76(2 / 2)

十八、蔣介石一九四九年元旦發表求和文告

蔣介石在作了下野後決策和安排之後,12月30日,白崇禧和張軫等又來電,他不能不吭聲了。31日下午7時,蔣介石在南京黃埔路總統官邸舉行除夕晚宴,官邸裏火樹銀花,照耀奪目,四周牆壁貼著聖誕節的七彩剪紙,顯示著節日氣氛,但赴會的人們表情卻是另一番情景,陰鬱沉悶,憂心忡忡。赴宴的有:副總統李宗仁、行政院長孫科、立法院長童冠賢、監察院長於佑任、總統府秘書長吳忠信以及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張群、張治中、邵力子、陳立夫、穀正綱、張道藩、穀正鼎、賴璉、肖錚、劉健群、黃少穀、倪文亞、柳克述、蔣經國、何浩若、賀衷寒、王世傑、王寵恵、範予遂、肖同茲、王啟江、張其昀、鄭彥棻、吳鐵城、朱家驊、張厲生、程思遠等40餘人。蔣介石出來招呼人們就座吃飯,飯後,蔣以低沉的語調板著麵孔說:“現在局麵嚴重,黨內有人主張和談。我對於這樣一個重大問題,不能不有所表示。現擬好一篇文告,準備在元旦發表。現在請嶽軍先生朗讀一遍,征求大家意見。”文告的主旨是求和,究竟是怎麼樣求和?文告說:“隻要和議無害於國家的獨立完整,而有利於人民的休養生息,隻要神聖的憲法不由我而違反,民主憲政不因此而破壞,中華民國的國體能夠確保,中華民國的法統不致中斷,軍隊有確實的保障,人民能夠維持其自由的生活方式與目前最低生活水準,則我更無複他求。”這就是說蔣介石要在保存國民黨的憲法、法統、國體、軍隊和自由生活方式等五個先決條件下,才能和共產黨重開和平談判。至於蔣的總統職位,文告中沒“辭職”的意思,連“引退”也沒說明,隻是最後暗示:“隻要和平果能實現,則個人的進退出處,絕不縈懷,而一惟國民的公意是從。”這個文告出自總統府政務局長陳方的手筆,因陳布雷對蔣絕望自殺,所以蔣介石要發表的文章,隻能依靠由楊文泰一手提拔的這個“江西才子”了。張群念完文告,全場鴉雀無聲。因李宗仁就坐在蔣介石右首,蔣扭頭問李有什麼意見?李宗仁答道:“我與總統並無不同的意見。”接著,CC骨幹分子穀正綱、穀正鼎、張道藩等先後發言,語帶悲聲,反對發表這個總統有下野表示的文告。穀正綱且號啕大哭,認為蔣不能下野求和;而肖同茲、範予遂等則表示相反的見解。當爭論到蔣介石應不應公開表示下野時,蔣介石終於按捺不住憤怒之心,而破口大罵道:“我並不要離開,隻是你們黨員要我退職;我之要下野,不是因為共黨,而是因為本黨中的某一派係。”說罷即對張群說,有關他下野的一句話必須列入,言畢憤然離開宴廳。人們已十分清楚,蔣所指的“某一派係”,很顯然是以李宗仁、白崇禧為首的桂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