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帝都(1 / 2)

坐落在克裏托爾大陸南部坎德拉卡平原上的龐比西亞城始建於300多年前。

相傳開國皇帝胡安德拉大帝還是一個城邦領主的時候,一日夢見一隻巨鷹叼著一頂王冠引領著自己來到現今龐比西亞的所在地,向他預示一個偉大的王朝將會在這裏崛起。

於是大帝在奪取這塊土地之後便開城建都,從此之後帝國也有如神助般戰無不勝,不斷開疆拓土,由一個小小的城邦變成這片大陸所有國家都需仰望的龐大帝國。

後來帝國軍旗及皇家徽章均以展翼的雄鷹為象征,以銘記巨鷹的功績。

三百年的文化沉澱、三百年的財富積累、三百年的規劃建設造就了龐比西亞這座獨一無二的夢幻之都。

尚武的民族個性賦予了龐比西亞粗獷的外表,由成噸的花崗岩石塊堆砌而成的,高30餘米厚達60米的城牆絕對是任何敵人都不願碰觸的噩夢,更不要說每隔百米便配屬一輛的巨型投石機或連裝的巨型弩床這等讓巨龍都膽寒的恐怖利器。

這還不算帝都中10萬精銳的禁衛軍和城防軍以及數百名中級以上的魔法師。

龐比西亞粗獷的外表下,則是溫婉如水的清麗。

坎德拉卡平原南部多是低矮的山嶺與平緩的丘陵,從愛維海上吹來的暖風一路暢通無阻,隻在遇到平原北部高大的唐吉特裏山脈後形成降雨,充沛的雨水使得並不算太大的平原林木繁茂、河流縱橫,與其說龐比西亞寬廣的城牆中包圍著的是一塊巨鷹賜福的土地,倒不如說是無數條河流分割出的島嶼。

連接島嶼與島嶼之間的各式各樣的橋梁,就像無數條形式各異的彩帶,而在彩帶之下又有無數的舟艇點綴其間,碧水輕舟、流雲朵朵,撲麵而來的微風中裹挾的花香以及那蕩漾而過的舟船中傳出的美妙豎琴聲,不由的令人心曠神怡又或心醉神迷,一時間仿佛讓人忘卻些許凡塵的雜亂,隻盼融入如夢的畫境中。

獨具匠心的設計和巧妙的規劃使得整個城市並不顯得淩亂,數條寬廣的環城水道如動脈般彙聚著無數的細小支流,最後彙入外圍的水道經過一道水閘流向城外廣闊的坎德拉卡河,而最中心的那條水道則環繞著雄壯無比的皇宮。

皇宮的主人,就是現今的帝國皇帝,被譽為龐比西雄鷹的阿列斯儂。

阿列斯儂大帝的名字在其年輕的時候便響徹整個大陸,初出茅廬之際就率領數千騎兵一個月內七戰七捷,連滅四國的戰績至今仍讓人津津樂道。大帝即位後更是英明神武、雄才大略,四十多年間將帝國版圖擴展至頂峰。

如今,大陸為數不多的小國與城邦或臣服於帝國的虎威之下,年年來朝、歲歲進貢,或抱成團苟延殘喘,皇帝陛下一個小小的噴嚏也會讓其舉國上下震動不已。

阿列斯儂大帝雖然英明神武,但其數十年的戎馬生涯裏並不全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十八年前懷著建立不世功績的渴望,阿列斯儂率領二十萬帝國精銳遠征北方的公國聯盟,但始料未及的惡劣天氣、嚴重的水土不服、糟糕的後勤補給、聯盟的拚死抵抗,以及哥洛特人、黑暗精靈、獸族等種族的不斷騷擾,使得強大帝國遠征軍即使在教廷的全力支持下也大敗虧輸,十餘萬帝國精銳埋骨他鄉,回歸者十不足一。

這場被稱為“龐比西之淚”的慘敗迫使帝國暫時放棄了對北方遼闊土地的窺視,將目光轉向了西部沿海以及與南部地區隔海相望的沙漠地帶,但因年事已高的阿列斯儂大帝在此役之後意誌漸漸消沉,十餘年間再無大的戰事。

龐比西亞自建成之日起就未遭受過戰火的洗禮,加之帝國數十年來政局穩定,承平日久自然奢靡之風漸長,“龐比西之淚”後大帝疏於政務更是讓整個帝都越發的浮華起來。

從愛維海航行而來,順著坎德拉卡河逆流而上的船隊將一船船帶著異域風情的奢侈品運入帝都,用不了多久,這些價值高昂的物件隨後便會消失在各個大小貴族、富商巨賈的府邸中,成為各種映襯主人尊貴身份和富貴程度的裝飾品。

不過帝都貴族富商們雖奢靡無度、相互攀比成風,但明目張膽的強搶民女、肆無忌憚的打死平民這等惡行在帝都還是很少發生,蓋因阿列斯儂大帝年輕時便嫉惡如仇,在位數十年間,許多地位顯赫但狂傲自大的貴族們無不付出了慘痛代價。

大帝在遠征失敗後遷怒甚眾,數千顆曾經高貴的頭顱懸於城牆上的曆史不過十數年光景,不少曆史悠久的貴族甚至斷絕了傳承。

如今虎雖老但威不減,所以貴族們做事也不敢肆無忌憚、過於狂妄。

水道環繞的皇宮其廣闊的麵積就讓普通民民眾心生敬畏,威嚴宏偉、富麗堂皇之處更是難以盡述,整個帝都稍微能與之相提並論的,隻有威斯特拉大神殿及龐比西亞魔法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