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衛反擊52(1 / 2)

52

大規模的流血事件,使台北民眾的新仇舊恨之火更加燃燒起來。不到一小時,台北立刻變成了恐怖世界,萬餘市民站在交通要道、大街小巷,看見外省人便打,因為到台灣的外省人,大多是國民黨官吏和官商不分的人。平時對待台灣同胞態度好的,大都得到台灣人的庇護而躲藏起來,未遭不測。當時省交通廳長嚴家淦,正在台中公幹,便躲於林獻堂家中地板下而幸免。這時,憲兵、警察也都躲了起來待機襲擊。市民們在包圍長官公署等機關後,接著集合中山公園,舉行民眾大會,同時占領了省廣播電台和郵電通訊機關,切斷了對外電線,開始了更熾熱的行動。經過一天雙方緊張搏鬥,軍警、公務人員和起義群眾各死傷1000餘人。起義者通過電台,向台灣全島宣布:台北市民已經起義,呼籲全省人民給予支持,要求各縣市亦舉行起義;並向全島人民大聲疾呼:“台灣自光複以來,政治黑暗,遍地貪官汙吏,無法無天,呼朋引類,官官相護,且武裝軍警與地方官吏勾結走私,以致米糧外溢,人民無穀為炊,與其餓死,不如起來鬥爭,以求生存。”

麵對人民群眾的起義,台灣當局驚恐萬狀,雖然陳儀不願意開槍射擊群眾,但事實已擺在麵前,由於黨、政、軍、憲、警各方麵內在矛盾,身為台灣長官的陳儀,已經背上黑鍋,鑄下大錯。28日下午3時,陳儀宣布戒嚴,動員憲兵、警察、軍隊到馬路上武裝巡邏。晩上,公署派警備司令部參謀長柯遠芬出來廣播。這是事件發生以來,官方首次的廣播,市民們都注意收聽。柯遠芬在說了台灣光複後國民黨中央關懷台灣、陳儀愛惜台灣同胞,因私煙查緝員與煙販間誤會致傷人命等一些冠冕堂皇一類話之後,報告下午與民眾代表會見經過,並宣布長官公署和警備司令部對此事件的處理方針:1.對緝私肇事人犯決定依法嚴辦,並嚴令以後不得再有類似事件發生。2.少數“暴徒”因此事而發生“越軌”行動,致危及治安,總司令部已經實施“臨時戒嚴”,借以保護秩序,一俟恢複平靜,此項戒嚴令即可撤銷……民眾聽了柯遠芬的一場官話無不失望,因為柯對民眾代表的要求,完全沒有誠意接受,隻說“依法嚴辦”,對請願群眾加以“暴徒”帽子,對合法請願謂之“越軌行動”,而以“戒嚴令”對付之,至於查緝員的橫暴及公署衛兵射殺請願民眾一事,隻字不提。

3月1日,在戒嚴令下局勢仍在擴大,而且更加趨於激烈。上午10時,市參政會邀請國大代表、參議員、省參議員等組織“緝煙血案調查委員會”,並推選黃朝琴、周廷芳、王添燈、林忠等為代表前往公署,向陳儀建議:1.立即解除戒嚴令;2.被捕之市民應即開釋;3.下令不準軍隊開槍;4.官民共同組織“處理委員會”;5.請求長官對民眾廣播。下午5時,陳儀向全省民眾廣播,聲明:查緝私煙“誤傷”人民的人,已經交法院嚴格審辦,傷者治療慰問,死者優厚撫恤;自今晚12時起解除戒嚴,唯希望必須維持地方秩序和社會安寧,集會遊行暫時停止,罷工、罷課、罷市、毆人及其他妨礙公安的舉動不準發生;參加暴行的人,釋放時鄰裏長須負責具保;由參議員、國大代表、參政員推派代表,與政府合組“處理委員會”。廣播後,陳儀即派周一鶚、胡福相、趙連芳、包可永、任顯群五人,代表政府參加“處理委員會”。

協同處理善後。陳儀一麵在做上述欺騙民眾的舉措,企圖衝淡群眾鬥爭情緒;一麵卻向蔣介石誇張歪曲報告台灣暴動情形,要求派兵到台;同時調動台南鳳山軍隊北上救援。對於事態的演變,最敏感的是進步青年和學生,認為事已至此,除了武裝鬥爭以外是不能達到最後勝利的。3月2日上午10時,國立台大、延平學院、法商學院、師範學院及各中等學校高級生,約數千名集於中山堂,舉行學生大會,決議組織學生隊伍,協助維持治安、整理交通,同時以備應付意外事變。進步學生又秘密召開各種會議,決議編成學生軍,選定攻擊目標。

“二二八”台北民眾起義之火,迅速燃遍台灣島。在台北縣,板橋鎮是最先響應台北暴動的地方,28日下午,數百名民眾包圍板橋車站,攔截火車,從車上拖下逃跑的官吏進行毆打,重傷者3人,輕傷者10餘人。與此同時,鶯歌、萬華等車站也發生暴動。汐止方麵,28日下午有一兵車,遭民眾襲擊,一副連長死亡,兩士兵受傷。宜蘭方麵,3月4日,市民和學生集合遊行示威,襲擊空軍倉庫,繳獲長槍500餘支、短槍100餘支,燒毀蔣軍機器材,並收繳市警察局槍支,集中外省人。在桃園,28日早上,由台北出發的一批青年到了桃園,一下車就與當地青年會合,開始活動,奪取車站崗警槍械,控製經過該站的一切火車;同時搜查和打擊貪官汙吏。在基隆,28日傍晩發生暴動,群眾襲擊警察所,搶了許多武器;3月1日早晨基隆要塞司令部宣布戒嚴,一切交通斷絕,罷課罷工罷市。在新竹,3月1日開始罷市罷課,3月2日早晨,民眾分數隊襲擊警察派出所,奪取武器,搗毀勾結官僚的外省人商行,搜查各機關及官吏宿舍,阻止鳳山北上的蔣軍兵車。3月2日,台中市、嘉義市、台南市、台中縣、台南縣起義,3日南部高雄市、高雄縣、台東縣起義,4日蓮花縣、屏東市起義。至此,除澎湖外,全省全部起義,其中以台中地區鬥爭最為激烈。3月1日上午9時,在台中市召開了台中市、彰化市、台中縣各參議員聯席會議,決議一致擁護台北市民鬥爭,並增加兩項要求:1.改組長官公署;2.即刻實施省縣市長的民選。並選出林連中為代表,到台北傳達中部地方人民的鬥爭決議。3月2日,於台中戲院召開市民大會,選舉謝雪紅為大會主席,討論台中方麵的鬥爭方針,會後開始遊行,首先包圍警察局,解除全體警察武裝,封閉該局一切武器。一群民眾衝入三青團台中分團撕毀蔣介石像;另一群民眾包圍了台中市接管專員劉存忠的住宅,劉無法逃脫終於向人民投降。2日,成立台中地區時局處理委員會,開始組織青年學生治安隊,在謝雪紅、楊光煜領導之下,以警察局的28支步槍和100多把軍刀,武裝幾隊青年,率先進攻鄰近蔣軍小據點,一夜之間,收繳100多支步槍、3挺機槍及許多軍刀、手榴彈;3日於市民館成立台中地區作戰本部,早晨集結在第三飛機廠倉庫的蔣軍到市區掃射市民,武裝青年向蔣軍進攻,戰鬥至午夜,蔣軍投降。3日,彰化市警察局的武器也被人民武裝組織收繳,蔣軍第二飛機廠官兵500多人,派代表到作戰本部投降,於是台中市的蔣軍全部被殲滅,所有俘虜被收容在台中監獄,等候人民政權發落。正在此時,逃避不敢露麵的紳士,看到蔣軍已被肅清,就出來組織台中地區時局處理委員會,編成龐大的機構,大鬧不休,並選任前日本海軍陸戰隊上尉隊長吳振武為中部地區人民武裝部隊指揮官,後來事實證明這個軍權的轉移,是禦用紳士和蔣記特務分子的陰謀,從此台中地區人民武裝就四分五裂,處委會已被蔣特務分子控製。3月6日,一群優秀青年學生,為了反對處委會的妥協,乃在謝雪紅、楊光煜等領導下,另編二七部隊。3月8日,由於頻傳蔣援軍開到,一些人開始動揺,尤其處委會成員紛紛辭職離開崗位;但二七部隊得到嘉義方麵來的一批青年學生參加,汽車運輸工作非常活躍。3月9日至14日,蔣援軍到台中,開始大屠殺,下令解散處委會,大捕市民。12日,二七部隊撤離,連夜將武器、彈藥、糧食、醫藥等秘密搬到埔裏,設主隊本部,準備與蔣軍作戰。蔣軍二十一師一四六旅四三六團到草屯地方,企圖襲擊埔裏,但被二七部隊擊退,二七部隊繳獲機槍3挺、步槍300多支、子彈數千發;蔣軍則進攻二水、集集、水裏坑、日月潭、門牌潭等地。13日晩,二七部隊首先進攻日月潭,11時攻占漁池警察所,深夜2時突然包圍日月潭,蔣軍敗退到水裏坑方麵。16日,草屯方麵蔣軍得到援軍,大舉圍攻埔裏,二七部隊全力抗敵,從上午11時兩軍接戰到黃昏時,擊傷蔣軍200多人,蔣軍敗退;但二七部隊鑒於彈藥無法補給,且兩路受敵,故決議暫時化整為零,退到小梅地方,再度會合繼續鬥爭,這樣就結束了中部地方武裝鬥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