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跋(1 / 1)

可是進了旅遊局偏偏沒有寫出更多遊記,太忙了,忙於籌資,忙於修廟,忙於逢會,忙於促銷……遊記沒多寫,可屬下的景點倒是遊客紛遝而至,紅火空前,這豈不是當年始寫遊記的初衷嗎?

出了旅遊局再來寫遊記,更覺得遊記難寫了。難在若是寫不出新意,還不如不寫。幹脆換個招數,將人生感慨融進去,將曆史滄桑揉進去,寫了《相思太行山》,再寫《東臨碣石觀滄桑》,積累起來竟夠一本書了,起個名《心儀天地》。

不管內文如何,對這個名字我是不無滿意。常人是四十而不惑,我是六十而多惑,才覺得天地之道不是過去自己學習、販賣的那道,是道可道,非常道。因而才心儀天地,師法自然,恭恭敬敬從頭學起。權且用《心儀天地》表達我遲到的醒悟吧!

2009年6月11日

總集

去年該出的文集拖到了今年,也好60虛歲變為60周歲了,花甲更為名副其實了。其中有著外在原因,主要還是自己忙不過來,通讀一遍需要一個月的時間,校對就更慢了。如今即將付梓了,我要由衷地感謝關心我寫作的領導劉合心、陳懷生、李小平先生,感謝為該書出版費心張羅的寧誌榮先生,感謝耐心細致進行排版修改的郭剛勤先生、冀紅梅女士、宜月茹女士,感謝設計裝幀,美化該書的青年畫家霍國剛先生,更感謝由台灣僑居加拿大的著名詩人瘂弦先生抱病作序,點石成金。

今年又是我的父親、母親八十壽辰,這套文集的出版更有了新的意義,不僅是我花甲人生的紀念,也是獻給父母二老的一份壽禮。相信如今仍把兒子當成小寶寶的父母,自然會對我的書籍出版倍為欣喜。那就讓不才的兒子分享父母二老的欣喜吧!

2010年7月3日塵泥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