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看來,這曾是太行山的缺失。而今,一批一批的文人雅士走進太行,太行就要走出深閨了,走向紅盛了。
2009年10月14日
登華山記
華山歸來,熟人問有何感想?我說:是去參加高考。
我說:是去參加高考。
高考!此話怎講?
說來話長。想遊華山不是一天兩天了,華山天下險,早就聞名了,去觀賞這種驚險是久有的願望。隻是,每每外出的機會降臨,都想去遠些的地方,華山相對近些,也就一直沒去。
這一回是終於去了,攜了機關的同仁。天蒙蒙亮開始進山,漸走漸深,山路也懸掛起來,離開人工鑲嵌的欄杆,似乎就難以爬上去,走得淌汗,走得喘息,疲累包圍了通身,每前進一步,付出的不隻是氣力,還有毅力。想古人登山,沒有這欄杆,沒有這台階,那個困難就大得多了。偏偏曆朝曆代,登華山的人並不罕見。看來對於艱險,前人們也是不懼怕的,一步一步,一代一代,才走出了,才鑿開了今天這樣的山路。同前人相比,我們很幸運。
有人下來了,那是昨夜宿在山頂下,問有什麼感受?答是:後悔,沒看頭。不來後悔,來了也後悔。說著,搖晃著下去了。
再往上去,汗涔涔登上中峰,竟然遇上了一位白發蒼蒼的老頭。老頭站在山巔注視四周,默默無言,如此艱難的路子,他能爬上來,足以讓人起敬了。問及高齡,答是:80!80歲登山,自然是少見的,少見的體質,少見的精神!不用問有何收獲,那行蹤就是響亮的回答。
上南峰和西峰,路更陡更險。最險處的石壁上刻有大字:韓愈之退書處。想那韓愈是帶了書卷登山的。然而,終舊是路太險,他隻好卸下書輕裝爬攀,顯然,登上山他是無書看了,隻能在山巔觀看那書裏無法企及的天地了。韓大人終生嗜書如命,而在這裏,他寧可丟掉書籍,也要擁有華山,足見,華山在他眼中是什麼樣的位置。
我和同仁們緩緩上行,緩緩退落,再緩緩爬上另一座峰巒。行走雖是緩慢的,緩慢也是靠意誌承載的。從山頂極目,萬仞在足下,流雲在足下,便有了高高在上的喜悅。可是,身心略略平定,汗落了,熱降了,立時有了渾身的寒意,這才明白,高處不勝寒。而且,這寒不隻是肌膚之寒,還有令人徹骨的膽寒,因為,直立如削的山峰,似乎潛在隨時傾倒的危機,探頭俯視,不禁毛發倒豎了。這種感覺,登泰山沒有,登廬山沒有,登峨嵋山也沒有,這才是華山獨有的滋味。
夕照中下山,回眸那險絕的奇峰,漸漸悟得,華山是以其高巍險峻擺設出的考場。說是來登山,其實是應試。你帶著什麼樣的體質來,會有什麼樣的體會;你帶著什麼樣的學識來,會有什麼樣的感悟。華山無言,你自會代山發言,而你的言語,正是山對你的評判。
1997年10月12日
中言心語:
至今喜歡旅遊,旅遊中有無限的樂趣。不光是風景點令人陶醉,旅途中的車窗外就有變化更疊的風光。因此,在火車上、汽車上、飛機上,我很少閉目,總是大睜雙眼貪婪著一晃而過的景象。那些風光構成了一個美不勝收,去不再來的畫廊。這個初冬突降大雪,正好我出門北行,火車時而在雪原上飛奔,時而在雪山間穿插,我頓時覺得正經曆罕見的享受——千裏大閱雪。
2010年1月9日
泰山雲海
世間萬事萬物能遂人意如人願者幾何?第一次登泰山,我便萌生出這種感歎。
早春二月,我同遊者數人來登泰山,許是剛剛從海濱踅來的緣故吧,我眼底是海的畫卷,耳鼓是海的奏鳴,胸中是海的詩篇,全身心依然沉浸在海的夢幻之中。到了泰安,仍然海意未消,還懷戀著海的浩渺,海的激越,海的溫柔和嫵媚。先買了本《泰山名勝》畫冊,左翻右看,似乎要從中翻出一個“海”來。還算僥幸,在畫冊的末尾總算覓見個“海字”,不過,不是大海,而是“雲海”,並且是泰山一個奇觀。頓時,精神大振,連日趕路困染的倦怠一下消散了大半,興致勃勃地爬起山來,興致勃勃地來尋雲海。貓腰拾階,興味盎然,甩落汗珠,咬牙攀援。直至南天門歇息,回頭看腳下十八盤那陡峭的石階,才領悟了“險不知險,累不知累,苦不知苦”就是這般。人呀,濃烈的興致可以將一切衝淡。
換口氣,抖擻精神繼續上攀,步天街,過仙橋,踏上天柱峰,終於登上了泰山極頂,達到了“一覽眾山小”的境地。果見四麵群山,高高低低,錯錯落落,雖然,有的不乏挺拔之勢,有的不乏峻峭之貌,有的不乏嶙峋之姿,但是,皆在玉皇頂下,如眾多文武群臣服侍君主於殿前,或立,或跪,或伏地叩首,或舉臂長揖。一時啞然失笑,笑這偉岸山峰,怎麼也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靜止的物體,怎麼同有血有脈的生靈會屬同理?
攀攀爬爬跳跳躍躍走走看看思思考考,這千峰萬壑真如一幅壯麗畫卷,百看不厭,魅力無窮;又如一部深邃的圖書,蘊含著領悟不盡的哲意倫理。雄健的壯士,可對足下的絕頂,感歎力量的功績;衰弱的翁嫗,可對著長長的石階,稱道毅力的神奇;胸懷韜略的英傑,可對著渺渺蒼穹抒發征服天下的豪情;滿腹文墨的雅士,可對著浩浩畫卷吟吐江山多嬌的詩興。這就是泰山,這就是泰山的品德,來者不拒,都可盡興領略。無論強者,還是弱者;無論豪傑雅士,還是凡夫俗子,隻要各盡所能,必然會來有所得,滿載而歸。自然,從登上泰山之始,我的耳目,我的身心,我的神思,都為其雄偉、蒼峻、奇麗,所攝取,所浸染,所折服。但是,獨因沒有看到雲海,心中隱匿著難言的遺憾。同遊者三番五次催促下山,我還一步三回頭的極目遠天,看那海潮是否會突然翻卷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