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臥龍崗下(1 / 2)

邢承也不確定遇見的老伯是不是水鏡先生,或者是其他人,第二天他便與豹子前往了西南方向三十裏處又一山地,也就是臥龍崗。臥龍崗山水相依,卻並未與世隔絕,山下到處是農田耕作,還有農戶酒家,之所以沒有尋找到這裏,也是邢承想錯了,他還以為諸葛亮修身在荒林。

一路走來,邢承又憑著自己的記憶力在記憶所有路徑,甚至記下了每一個遇到的人,他與人客氣,還在為自己能長期居住在這裏打著良好的基礎。想當年,劉關張三人三顧茅廬,走的就是他眼下這條路,現在他捷足先登,也是為日後收攏劉關張,在做著準備。

一邊走向臥龍崗,走近諸葛亮,邢承又一邊遠望這附近的莊稼田野,這裏明顯與外界不同,他已在想這全是拜諸葛亮所賜。看著這百姓安居樂業的樣子,邢承又積攢了不少心得,倘若他要是成了一地之主,還真有地方需要效仿,需要去請教諸葛亮。

“豹子,你覺得這裏跟外麵,有什麼不同?”邢承想著想著,還問起了豹子。

豹子所生活的虎頭崖,向來也是如此景象,讓找不同,豹子確實有些為難,不過他又認真看了看這裏,還是回道:“這裏地廣人稀,隻要風調雨順,少不了他們吃的,這比我們虎族可強多了,我們虎頭崖多是山石白土,而且種莊稼的地少,即便是多下了幾場雨,也難免有餓肚子的。”

“山石白土?歸根到底還是祖輩們從來沒有想過治理,若是有人治理的話,應該不比這裏差,我今天來找的這個人,就是這方麵的高手。”

“是嘛,我倒是想看看,他是個什麼樣的神人。”

邢承說著又在前而去,與豹子直奔前方的酒家,一來是他們餓了,二來他們還需要打聽,前麵是不是真如那老伯所說,是諸葛亮居住的臥龍崗。如此這般,那邢承也是胡亂猜測,他隻是暫時憑著感覺在想,這裏的土地肥沃,百姓安居樂業,是出自諸葛亮所為。

酒家有名“文雅”,叫做文雅酒家,看見這個名字,邢承便又覺得對了大半,想來一直都有名人義士前來拜訪諸葛亮,在其山下,才冒出了這樣一個酒家。不時,邢承二人還未登門,就聽得殿內有人在朗誦詩歌,邢承也是聽著那詩歌的旋律,進了這酒家之內。

一進去,一書生還在朗誦道:“神倏忽而不反兮,形枯槁而獨留,內惟省以端操兮,求正氣之所由,漠虛靜以恬愉兮,澹無為而自得,聞赤鬆之清塵兮,願承風乎遺則。”

卻等那書生朗誦到這裏之時,邢承已聽出這是屈原《楚辭》裏的詩句,趁著那書生停頓,他站在一旁便接道:“貴真人之休德兮,美往世之登仙,與化去而不見兮,名聲著而日延。”

一聽邢承接了下去,不隻是那書生,就是裏麵剩餘的幾位老叟都是看向了邢承二人,就連那打酒的老鴇,忽見來了客人,也知道迎接了出來。一看不識得邢承,那些老叟還大感意外,不敢相信,邢承這般年紀可以對上這些詩句。

“對的好,接的妙,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兩位朋友,不妨坐到我們的跟前來,談論一些古今的詩句。”哪知不等那老鴇上前招呼,就見得一老叟搶先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