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長的黑夜過去,初晨的陽光普照,森林的清晨格外忙碌,動物們活動身體,發出各種吼叫,忙著準備尋找食物和水源。
深山裏,青石崖前,一個月前還是斷木大坑的地麵,已經布滿綠草和樹木的幼苗,空氣中依然有讓野獸心悸的氣息,雖然已經很淡,還是少有野獸前來。
青石崖上的洞口,一隻渾身褐色新羽,嘴角嫩黃,眼呈金色的麻雀呆呆這望著洞外無盡的森林。
這是隻新生的麻雀,一個月前,從寶物出世和妖獸爭鬥中僥幸活命的母麻雀,在這裏產下了一顆卵。
和所有野麻雀一樣,這隻麻雀也經過了半月的孵化,半月的成長,現在已經有半尺長,和成年麻雀般大小。
半個月渾渾噩噩長大的小麻雀,今天趁母麻雀飛出去覓食,搖搖晃晃的跳到洞口等待吃飯。
遠處東方,朝陽突然躍出地平線,帶著無數金光照進洞來。
第一次看到陽光的瞬間,小麻雀的眼中浮現出無數金色的光點,然後小麻雀的腦袋裏轟然一聲巨響,它有了自己明晰的神識,突然覺得自己是在做夢,自己在夢中化成了穿過虛空從卵中誕生的麻雀。
是的,在做夢,夢醒以後,自己將不再是麻雀,而是一個“人”!
想到“人”,小麻雀舉起翅膀,然後回頭看看陽光中拉長的影子,想到了許多關於“人”的東西:沒有翅膀,有靈活的手,沒有羽毛,能穿衣,洗臉,涮牙,坐車上班,然後…..
後麵的小麻雀想不起來了,因為這麼簡單的思考,已經用去一個時辰左右,太陽光變得強烈的同時,光線偏移,不再直射洞口,隨著山洞中陽光離開,小麻雀的靈智開始混沌,然後,小麻雀像所有野麻雀雛鳥一樣,“嘰嘰”的叫幾聲,害怕的退回到洞中。
母麻雀回來,叼回隻紅紅的小果,啄開喂小麻雀,然後一遍又一遍的開始在洞口盤旋,引導自己的雛鳥出洞,學習飛翔。
第二天清晨,母麻雀早早飛出去覓食,小麻雀又好奇,也有些尋覓什東西似的,走到洞口,等待朝陽的升起,等待滿眼的溫暖的陽光,和那寶貴的思考時間。
當初晨的陽光再次照到小麻雀身上,小麻雀的腦袋逐漸清明,想到了夢,想到了自己應該是人,想到自己的名字——秦卓。
又是一個時辰,然後它的靈智開始混沌,在最後,它一遍又一遍的告訴自己,這隻是夢,自己一定要清醒,一定要每天清晨,在這裏等待初生的朝陽。
往後的十幾天裏,小麻雀除了清晨站在洞口發呆,就是吃,不再像初生那幾天,嘰嘰喳喳的叫,躍躍欲試的看向藍天,母麻雀也在焦急,因為自己的雛鳥胃口越來越大,身體也大過了自己,可是就是不敢飛行,而動物的生物鍾催促著母麻雀,盡快離開長大的雛鳥。
於是,這天清晨,母麻雀早早回來,看到小麻雀在洞口發呆,便衝著小麻雀不停的叫,在洞口不停的起飛,盤旋,落下…..
小麻雀現在應該叫秦卓,經過十幾天的思考,決定清醒的時候,自己就叫自己人類的名字----秦卓。
秦卓有些木然的看著眼前焦急的麻雀,這是自己的母親嗎?它是一隻神奇的麻雀,或者隻是陌生的普通動物?
看到喂養自己的麻雀不停的盤旋,有時落下用腦袋輕拱自己,或用嘴輕輕梳理一下自己的羽毛,秦卓突然感到母性的關懷是如此偉大,這個小小的母親,在用麻雀最大的努力告訴自己要做什麼。
秦卓明白,母麻雀是在教自己飛翔,秦卓決定試一試。
可當他跳到洞口,向下一看,腦袋就有些發昏,輕風呼呼的從洞口刮過,自己距地麵少說也有上百米,洞口下方很遠的地方,有無數的大坑和斷裂的樹幹,自己如果展翅沒有飛起來,豈不是要摔成肉餅,盡管秦卓認為自己在做夢,但是膽小就是膽小,他不敢立刻飛出去。
看看焦急的母麻雀,秦卓知道,學不會飛行,自己遲早要死在這個離地百米的洞中。
於是秦卓掉頭向著洞內,撲騰著翅膀,開始學習飛行。
母麻雀依然在洞外盤旋,而過了多半個時辰,母麻雀累了,停在洞中,發現小麻雀在洞中撲騰了幾十遍,已經能撲騰著翅膀,離開地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