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趙四風流朱五狂”(1 / 2)

看世間緣聚緣散,如風生水起,花開葉落,無不有因有果。

情之為事,總須是刀遇見了鞘,船遇見了水,烈火遇見了幹柴,歌聲遇見了耳朵,趙四小姐遇見了張少帥,才能相慕相悅相激相成,才能譜寫一篇原本如是的傳奇佳話。

少帥的家世早已廣為人知,其父“東北大王”張作霖當年可以令所有過境者留下他們的禮貌和買路錢,連日本軍人也不例外,同樣怵他三分。他若肯乖順,甘心做幹孫子,又怎會惹惱日本軍方的少壯派,被炸死在皇姑屯?

趙四小姐呢,祖籍浙東蘭溪,1912年出生於香港,乳名香生,學名綺霞,一荻是她少女時代英文名字Edith的譯音。其父趙慶華(號燧山),在北洋軍閥統治時期擔任過交通部次長、參議院議員,是個典型的老派人物。趙四小姐在天津度過她的少女時代,就讀於教會中學,不僅頭腦敏慧,而且天生麗質。當年,馮武越在天津辦《北洋畫報》,別出心裁,每期封麵刊登一幀名媛玉照,趙四小姐年方十五,便成了這份畫報上令人驚豔的封麵女郎。1928年2月,經馮武越介紹,民國“四大公子”之一的張學良與初試舞步的趙四小姐夤緣相識,一見鍾情,雙雙墜入愛河。趙慶華從小報及流言得知待字閨中的女兒敗壞家風,竟與使君有婦的張學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不禁怒火攻心,暴跳如雷。於是,趙老先生用最笨的法子將女兒軟禁在家中,滿以為這樣的“休克療法”能夠奏效。然而,趙四小姐得到兄姐的暗中相助,尋機逃脫,毅然決然地搭乘火車,前往東北奉天(沈陽),追隨自己心目中異常敬慕的白馬王子張學良。小報記者得此爆料,不亦樂乎,立刻登出“趙四小姐失蹤”的懸疑新聞,弄得滿城風雨,掀起軒然大波,一時間,她的神秘失蹤成了街談巷議的中心話題。

上個世紀二十年代,封建禮教的羅網雖被一些追求個性自由的年輕人不斷衝決,但隨破隨補,依然十分嚴密。私奔即為淫奔,不僅玷辱門戶,而且為社會所不容。趙慶華受人指戳嘲笑,麵子上早掛不住了,可謂一世英名毀於一旦。他震怒之下登報聲明,與趙一荻從今爾後斷絕父女關係。經此人倫大變,趙慶華傷感之餘,決意從此遠離官場,永絕是非。趙四小姐可沒有宋慶齡那麼幸運,宋曜如臨終前原諒了二女兒,趙慶華則至死也不肯原諒小女兒早年的孟浪行為,這成了這位孝女永遠的心痛。趙家這一頭鬧得父女成了陌路,張家那一頭——沈陽大帥府內也有人嚴陣以待,擺出架式準備禦敵於府門之外。張學良的結發妻子於鳳至有懲於蔣介石的原配夫人毛福梅被無辜休棄的教訓,懷疑趙四小姐來者不善,打的是篡位的主意,於是嚴防死守,隻容許她占據一個秘書的位置,連如夫人(即姨太太)的名分都沒打算給她。趙一荻就是趙一荻,她奉行的是愛情至上主義,隻要能陪伴在張學良左右,屈尊做個小秘書,她也心滿意足了。你可不能小瞧於鳳至,她雖比少帥大一歲,此時依然光彩照人,她絕對不是那種打掉牙和血吞的受氣包,也不是那種見到丈夫另有所愛就一哭二鬧三上吊的潑辣貨,她有謀有識,有膽有魄,少帥對趙四小姐情深義重,連青光瞎都能瞧透幾分,她心細如發,目光如炬,還能視而不見,見而不明?她認定,與其退守一隅,眼睜睜地看著自己身為妻子的領權一項項喪失,遭受鵲巢鳩占的命運,還不如立起一個大度寬容的形象來,化被動為主動,轉劣勢為優勢,進而爭取各方麵的美譽和好感。1929年冬,趙四小姐為張學良生下兒子張閭琳,這是天賜良機,於鳳至帶著奶粉,冒著風雪,去看望趙一荻,一番溫慰的言語早把十七歲即初為人母的趙四小姐感動得熱淚潸潸。於鳳至眼看著趙四小姐陷入進退兩難的窘況,便主動為她解憂,還親自撫養嬰兒,母儀帥府,真可謂仁至義盡。可她仍嫌工夫做得不夠細致到家,又極力主張在大帥府東側建起一幢風格相同的小洋樓,讓趙四小姐入住其間。“妹妹住在外麵豈不是生分了?”這話說得多貼心多暖心啊!於鳳至與趙一荻姊妹相稱,二女共事一夫,趙四小姐雖無名分,表麵看去卻毫無等差。經於鳳至好一番精心調配,這樣子有大有小,尊卑合序,又絲毫不露痕跡,張家闔府上下自然由衷地佩服、讚歎和感激。張學良也不例外,對這位通權達變、識相知趣的夫人是要謝足十分,敬足十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