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 結局(1 / 2)

七月末,太子李重茂帶領著羽林將軍李思衝、李承況、沙吒忠義等人率三千甲卒突然發難,先將武三思、武崇訓父子及其親屬十餘人殺死在武三思家中,然後左金吾大將軍成王李千裏和他的兒子天水王李禧分頭帶兵把守宮城各門,自己則帶著兵馬直撲後宮。

皇宮內頓時哭喊聲響成一片,內侍和宮女四處亂跑,李重茂雖然有膽子起兵,可沒有膽子去殺韋後,韋後再怎麼說也是他的母後,弑母會遭天下人不齒,他闖進皇宮的目的隻有一個那就是殺掉上官婉兒。

韋後的左膀右臂一個是武三思,一個就是上官婉兒,隻要殺掉二人,韋後就斷了根基,然後再打著清君側的幌子逼著韋後退隱,自己就能堂而皇之的登位主持朝政了。

可是天算不如人算,上官婉兒並沒有在後宮,李重茂帶人找了一圈也沒找到上官婉兒的蹤影,就在這時有人來報說韋後、安樂公主以及上官婉兒躲在玄武門的城樓上,李重茂一聽有帶著人殺向玄武門。

長安城內有兩個玄武門,一個在太極宮的後麵,一個在後宮大明宮的後麵,結果左金吾大將軍成王李千裏隻派人守住了大明宮周邊的幾個城門,卻忽略了太極宮,韋後、安樂公主以及上官婉兒就恰恰躲進了太極宮後麵的玄武門,等李重茂趕到時右羽林大將軍劉景仁率領羽林飛騎一百多人聚集在門樓之下把韋後等人保護了起來,同時兵部尚書宗楚客也帶著左衛將軍紀處訥以及三千兵馬在與成王和天水王廝殺。

見到這種情景李重茂害怕了,上官婉兒看到李重茂有了退意,便在城樓大喊:“爾等此次闖宮皆因受了太子蠱惑,隻要爾等放下刀劍,聖後決定既往不咎。”

眾兵將一聽紛紛回頭看向了李重茂,李重茂本就是沒有主見的人,現在魏元忠又不在身邊,他心裏害怕,也顧不得等成王和天水王脫身趕來,撥轉馬頭撒腿就跑。

主將跑了,底下的兵卒沒了方寸,右羽林大將軍劉景仁趁機前衝一刀砍了李思衝的腦袋,這下一來其他的人都四散潰逃。結果沒跑兩步就被劉景仁帶人追上,殺的殺捆的捆。

李重茂帶著十幾個人一口氣跑出長安,剛想停下休息,他身後的一個親兵突然拔出橫刀,猛地一刀將李重茂砍落馬下。

李重茂死了,成王李千裏和他的兒子天水王李禧戰死在皇宮內,韋後將太子李重俊的首級獻到太廟,然後又用它祭奠武三思和武崇訓的靈柩,最後在朝堂懸首示眾。此外,又將成王李千裏的姓改為蝮氏,太子的同黨也都被搜捕出來處以死刑。

長安城鬧騰了一陣子後慢慢平靜了下來,大家都以為事情到此結束了,可誰知道宗楚客負責審問太子李重俊的黨羽,罪犯中有人竟然牽扯上相王李旦。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安樂公主借機指使侍禦史冉祖雍上奏誣陷相王李旦還帶上了太平公主,說他們兩人“與李重俊合謀造反,請將他們逮捕審訊”。

最後還是韋後和上官婉兒顧忌太平公主身後的狄風,便把這件事暫且壓了下來。

李旦雖然躲過了一劫,可李隆基卻感到了威脅,這安樂公主已經擺明了要清除掉自己一家,這讓李隆基如何還能安心。

他一麵把安樂公主暗中指使人誣陷李旦和太平公主的事放出風聲給太平公主,一邊開始暗中召集自己力量進行部署。

兩日後,魏元忠突然病死家中,李隆基得知這一消息,心裏一驚,他明白這是韋後和安樂公主又開始動手了,現在朝堂上人人自危正是自己動手的好時機,原本他還想等著看看太平公主的反應,現在不能再等了!他馬上招呼自己的部下卯時動手。

殘月消失,朝陽還沒有露頭,這是一天中最黑暗的時刻,羽林軍四營已經借著夜幕悄悄的進入了長安城內,而韋播、高嵩、韋克還在睡夢中就已經被葛福順帶人斬殺在床上。

卯時一到,葛福順等人帶著羽林軍高聲喝道:“韋後毒死先帝,謀危社稷,今晚大家要齊心協力,鏟除韋家人及其死黨,凡是長得高過馬鞭的人一律斬殺;擁立相王為帝以安定天下。倘若有人膽敢首鼠兩端幫助逆黨,判的罪要連及三族。”

一時間喊殺聲衝破了長安的寧靜,在太極殿負責守衛的南牙衛兵們聽到聲音迅速打開城門,李隆基帶著萬騎營直接衝進了皇宮,李重茂的是剛剛消停韋後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慌亂的向著萬騎營方向逃跑,想要尋求庇護,哪成想自己這是送上了門去,李隆基可沒有李重茂那些顧忌,一道韋後直接讓人將其斬首。

而安樂公主剛剛睡醒正對著鏡子畫眉,還沒弄明白是怎麼了就被衝進來的士兵斬殺。

上官婉兒倒是機警,一聽到喊殺聲忙帶著侍衛出來查看,一看到殺氣騰騰的李隆基,她馬上就猜出來了情況不對,當即就表示願意輔助李隆基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