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敬玄沒有狄風想的那般跟他對著幹,而是非常配合狄風事事都要先谘詢狄風的意見,這到讓狄風有點受寵若驚的感覺。
銀監的府衙就選在了緊挨著永安門和將作監的位置,之所以選在這裏就是因為這裏的一處秘密所在是大唐國庫,再有將作監的那幫大匠還能幫助銀監設計銀庫和防盜係統,至於人員安排李敬玄在詢問過狄風之後拿出了一份表格,銀監一人、銀丞二人、司會二人(古代會計)主簿二人、十道監察各一人、十道度支各一人(也是會計的一種稱呼)、銀判待定、銀號管事待定。
狄風雖然不喜歡李敬玄,但李敬玄的能力讓狄風不得不佩服,短短幾天李敬玄就把銀監的構架弄了出來,狄風發現李敬玄除了選址,審核備選人員外隻要一有時間就會抱著他寫的銀行發展綱要和經營策略仔細研讀,不但讀還在上麵作注解,自己不明白的地方還會用紅筆勾畫出來然後來虛心的向狄風求教。
這家夥絕對是個人才,不怪李治和武則天都對他另眼相看,司會、度支和銀號管事的安插更能看出李敬玄已經發現了會計在銀行裏的重要性。
“狄銀丞,李某先前在朝堂之上多次反駁了關於你的任命並非針對於你,而是出於李某的本職,還請狄銀丞勿怪,如有得罪李某先在這裏賠禮了。以後還要你我兄弟精誠合作把銀監壯大才是正理。”李敬玄說著對狄風深施一禮。
所謂禮多人不怪,狄風就算在看不慣李敬玄,表麵功夫還是要做足的,他一麵說著“李銀丞嚴重了”一麵躬身還禮。
李敬玄施禮後又道:“以李某看來為了防止作假貪墨這銀監裏司會、度支和管事極為重要,不知狄銀丞對於如何甄別這三職位的人選有何意見呢?”
李敬玄算是問到點子上了,別說現在就是監管製度健全的後世都避免不了利益熏心的人侵吞公私財務“人性最難揣測這個是沒有辦法甄別的。”狄風如實回答。
“那有什麼辦法能防止貪墨呢?”李敬玄不死心的問道。
李敬玄的問題實在不好回答,狄風隻能冒蒙著說道:“多用商賈少用士人,給他們做夠高的地位並配以高(和諧)薪養廉這是唯一的辦法”。
“這是為何?”李敬玄能猜出狄風的大概用意,但他想要在確定一下,這就是聰明人和普通人之間的區別,知道並不急於表達,而是要再三權衡才能下定論。
狄風想了想道:“商賈富有可身份底下,財帛足夠了隻缺地位,放到銀監裏不用辛勞的就拿到以前費盡辛苦才能得到的利潤,在配以受人尊重的地位,他們還去貪墨作甚?合法的經營不是更好麼?你的組織機構不錯,士人用於監督崗位配以高薪但不參與經營,而商賈用於經營封給官階自負盈虧,這樣一來士人在銀監有豐厚的俸祿不愁吃喝為了彰顯風骨他們會竭盡全力做好巡查監督,而商賈經營銀號半公半私利潤豐厚之餘還能有受人尊崇的地位,他們就會全心全意的經營好銀號,這樣即為公也為私他們就不會再起貪念。不過這隻是當前之策,至於隨著時間推移所經手財帛數目越來越大這些人的心裏會不會起變化,那就要靠你我二人實時的掌握控製才行了。狄某隻懂經營之道,至於監控還要有勞李銀丞你啊!”
狄風不傻他也知道銀監一旦運轉起來,如何監控才是難點,李敬玄這人最大的毛病就是貪權,要不然他也不會想盡辦法把銀監要過來,既然你貪權我就把人事和監管的權力都給你,自己隻負責經營政策的製定就好,如此一來以後一旦有事你李敬玄就出去頂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