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都知道這世上有好些專門跟死人打交道的行當,像什麼摸金盜墓、湘西趕屍、苗疆巫蠱、陰陽道術等等,這些我們全都耳熟能詳,但是除了這些還有一種你們一定沒聽過,那就是刑鬼人。
所謂刑鬼人,說白了就是鬼怪的劊子手,是專門對有罪的鬼怪實施刑罰的人士,比如那些遊蕩荒郊害人性命的孤魂野鬼,隻要這些鬼怪到了刑鬼人的手裏,輕的斷手斷腳從此無法為害一方,重的剝皮碎骨然後灰飛煙滅。
刑鬼,重在一個刑字,不僅表示懲罰,還代表手段,常見的如斬首、斷腰、淩遲、抽腸、剜心、灌鉛等等,這些個都是大刑,但也隻是大刑中極小的一部分,往下還有數不清的各種小刑,要是一一例舉出來,恐怕光是名字也能把尋常人嚇個半死。
刑鬼一行同活人劊子手一樣從古至今都是為常人所不恥的行當,是見不得光的,這也是我們刑鬼人的悲哀,究其原因,大概就是因為我們跟刑罰扯上了關係,在尋常百姓眼裏,沾了我們就等於沾了晦氣,對我們那是唯恐避之不及,這也是我們行事低調,不被世人所知曉的原因。
今天我就給大家講一講我們刑鬼人的詭異經曆,一來帶大家目睹一下刑鬼的離奇百態,二來也好為我們刑鬼人正一正名,讓大夥少幾分對刑鬼人的偏見。
這故事得從清朝末年說起,大概是同治九年,也就是公曆的1870年,那會兒距離太平天國運動被鎮壓已經過去了兩年。
那時候中國尚且算得上地廣人稀,在遼闊的華東平原偏西南的地帶有一個叫張家屯的小縣城,縣城不大,但也不能說小,是這方圓幾十裏地的中心,尋常農家要是想趕個廟會或者置換些生活用品什麼的那大多都會往這個地方來。這縣城近山傍水,說不上繁華,周圍散居著好些泥瓦戶,而我們的主人公就在其中之一,名叫張海榮。
張海榮四十出頭,人不高,但壯實,苦日子過得多,人曬的黑,無家無室,孤苦伶仃一個人,種了一畝三分地,夠養活自己,偶爾也出去打幾條魚拿到街市上換點零花錢,他這人低調得很,幾乎沒什麼朋友,唯一的愛好就是弄兩碟小菜,然後斟幾杯小酒慢慢地嘬。
沒朋友其實倒不是說他不想和交別人朋友,而是沒人願意跟他交朋友,他家幾百米內甚至都沒有人家願意來落戶。說到這裏恐怕你已經猜到為什麼了,沒錯,他是一個劊子手,活人的劊子手。
張海榮小時候家裏貧寒,經常是吃了上頓沒下頓,一直到他十三歲,家裏沒辦法,就尋思給他找個活計也好養活他自己,但是當時正值社會劇烈動蕩的前夕,四海皆是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流民,哪有好活計給他幹,何況還是個十三歲的小孩子。後來他父母聽聞有斷頭師傅在招弟子,也是實在沒有辦法,一狠心就把張海榮給送過去了,這一送就直接決定了張海榮的下半生。
所謂斷頭師傅,這是民間的俗稱,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砍頭人,是專門使人身首異處的刀斧手。這行當不是被逼到絕境一般人是絕對不會入行的,可憐張海榮當時身不由己又不懂事,這個坑一跳就是一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