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忠誠比能力重要(1 / 3)

巴頓將軍說:“我不需要一個才華橫溢的班子,我要的是忠誠和執行。”西點軍校認為:一個合格的美國軍官,必須是“一個無敵的戰士、一個忠誠服務於國家的仆人、一個掌握高技能的專業人才、一個有高尚品德情操的領袖”。

一個人,不管他的智慧多麼超群,也不管他的能力如何,沒有忠誠的品質,都無法為集體和國家貢獻他的力量。這樣的人也不可能被集體和國家接納,因為沒有一個領導會喜歡不忠誠的部下,沒有一個人會喜歡不忠實的朋友。

李軍曾是一家企業的技術人員,因公司效益不好失業了,於是他到杜邦公司應聘。麵對考題他並不擔心,外文、專業技術類考題他都答得不錯。唯有第二張考卷的兩道題令他頭疼:“你所在的企業或者曾任過職的企業經營成功的訣竅是什麼?技術秘密是什麼?”

這類題對於曾在企業從事過技術工作的李軍來說並不難,可李軍手中的筆始終落不下去。多年的職業道德在約束著他。最終李軍還是沒有作答,交了白卷。可是,兩天後,李軍被錄取了。

原來,杜邦公司出這道題的用意就是要考驗應聘者的忠誠度。抵不住誘惑而出賣原公司利益的人,杜邦是絕對不會要的。

李軍以一張忠誠的白卷為他贏得了職場的滿分。每一個企業都可能有商業機密,隻有大家都遵守忠誠的原則,保守商業機密,企業才能在市場競爭中占優勢。企業需要的正是李軍那樣忠誠的人。

一家著名公司的人力資源部經理曾說:“當我看到應聘者的簡曆上寫著一連串的工作經曆,而且是在短短的時間內,我的第一感覺就是他的工作換得太頻繁了。在這份簡曆中,我看不到他的忠誠,一個忠誠的人是不會如此頻繁跳槽的。”

有一位才華出眾的雙料博士,他先在北京大學修完了法律課程,後又在清華大學修完了工程管理課程。

按說這樣優秀的人才,理應工作順利,飛黃騰達。可是,事實並非如此,他最後竟然上了多家企業的黑名單,成為這些企業永不錄用的對象。

為什麼會這樣呢?原來,他畢業後,去了一家研究所,憑借自己的才華,研發出了一項重要技術。但他覺得研究所的待遇太差,就跳槽到了一家私企,並以出讓那項技術做了公司的副總。不到3年,他又帶著公司機密跳槽了。就這樣,他先後背叛了不下5家公司,以至於許多大公司都知道了他的品行,拒絕錄用他。

直到最後,他才發現,受打擊最嚴重的是他自己,因為他被貼上了“不忠誠”的標簽,被多個行業的企業列入了黑名單,幾乎每一個了解他情況的老板都明確表示絕對不會聘用他。

如此才華出眾的人才實屬難得,但如果聘用他,給公司帶來的損失可能會比他創造的價值還大,相信沒有哪個公司願意冒這個險。被貼上“不忠誠”標簽的人,即使才華再出眾也無法贏得好的事業。雙料博士之所以找不到工作,就在於他缺乏對企業的忠誠。忠誠遠遠比能力更重要,隻有能力而缺乏職業道德的人終究會讓所有企業敬而遠之。

小張和小林高中畢業後來到深圳打工,但卻一直沒有找到工作。當口袋裏的錢所剩無幾時,他們隻好來到一個建築工地上找到包工頭推銷自己。

老板說:“我這裏目前沒有適合你們的工作,如果願意的話,倒可以在我的工地上做小工,每天給你們30元錢。”無奈之下,兩個人同意了。

第二天,老板給他們分配了任務———把木工釘模時落在地上的釘子撿起來。就這樣,小張和小林每天除吃飯的半個小時外,其他時間都一刻不停地撿著釘子。幾天下來,小張暗暗算了一筆賬,發現老板這樣做十分不合算,根本達不到節流的目的。小張決定和老板談一談這個問題,但小林極力阻止他:“還是別找老板的好,否則我們又得失業了。”小張沒同意,直接找到老板。

“老板,恕我直言,企業需要效益,表麵看來,撿回落下的釘子是一件合理的事,但它實際上給您帶來的隻是負值。我老老實實撿了幾天釘子,每天最多不超過10斤。這種釘子的市場價是每斤25元,這樣算下來,我一天能製造20元的價值,您卻給我30元的工資。這不僅對您是損失,對我們也不公平。如果現在您算透了這筆賬打算辭退我,請您直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