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起句到席前,手端金杯說賤言。我今說話言語淺,位位穩坐聽祥端。承蒙月老攀親眷,說合二家結良緣。主家合人家貧淡,還望親戚來海涵。貴府來的真體麵,又是嫁妝與陪奩。老小娘舅大禮辦,禮簿上麵記得全。今日操煩各親朋,隔山挑土慢慢還。酒不加味多飲點,一一相謝在席前。“午宴開始,作為支客的張炯開酒席,用粗獷的聲音把告席話喊出來,告席話是吃午飯前支客說的,相當於是代表開席了。
這是大山中的張家溝,自從當年湖廣填SC開始,從老家麻池孝感縣遷移到這裏,老祖宗張大郎在此落地生根,世世代代的傳承下來,到現在整個村子裏都是姓張,有百來戶人家,今天是張繼勇的結婚大喜日子,請來了張炯做支客。
在農村裏,有三種人是不可或缺的。第一是風水師,那門那戶有紅白事,都要請來看日期或者是看地,這倒不是封建迷信,而是風水師一般都是五六十歲的人,當地的天氣有個什麼變化都知道,可以選個天晴的日子,免得大喜日子卻是個下雨天,大家耍的都不舒暢;而看地也就是求個心理安慰,畢竟有人去世,葬人的時候選個好地方,後輩人的心裏也舒服點。第二種就是掌墨師,農村的房子都是木製結構的,要排扇立架,都要吊墨線,這就要看掌墨師的技術了,其餘的比如做方子(農村裏把沒埋人的棺材叫方子,也是一種忌諱)或者做一些木製的家具都要請掌墨師來。第三種就是支客了,誰家有個紅白喜事,這就要請支客了,這裏支客也分兩種,一種是內當家,負責掌管廚房的大小事務,一種是外當家,負責的是辦事情當天招呼客人,主持宴席,張炯就是外當家。
張炯自從前幾年高中畢了業後,沒有讀大學,在外麵跑了兩年,也沒掙到什麼錢,就回到了老家,子承父業,做了一個支客,今天是他第一次做支客。
三月的天氣還算溫暖了,加之風水師選的今天這個日子又是一個大晴天,到處都是人說話的聲音,喜事氣氛倒是有了,不過張炯喊話又要大聲才行。張炯坐在堂屋前的一張凳子上,抹了一把額頭上冒出來的汗。今天第一天做支客,說心裏不緊張是假話,不過好歹將告席話喊了出來。等會還要在主人家敬酒的時候說勸酒話,現在正在心裏背誦呢。
...............
”吃完飯主人家把撲克麻將準備好了,各位左鄰右舍,遠來的朋友打牌的,擺龍門陣的好好的耍,今天是張繼勇的結婚大喜日子,大家要耍高興了……“一通酒席吃完,幫忙的人開始收拾最後的碗筷了,張炯才有時間休息。
”炯娃子,你把上次那個龍門陣拜完嘛。“說話的叫張洪滿,是張炯的三爺爺。這裏張家的人都要按字輩來,'天學成文國,洪顯繼家風,祖德紹書遠,家政永華宗‘。這是張家的字輩,張炯原來叫張繼炯,因為當年念高中是嫌名字不好聽,就自己去改了名字,把字輩給去掉了,為此還挨了一頓打。
”要得,今天下午沒事,我就把這個《邱旺告貧》給擺完。“張炯連個結巴都沒打,就開始擺起龍門陣。
人多顯得熱鬧,張炯擺起龍門陣來連個結巴都沒有,來聽的人越來越多,等到龍門陣擺完,已經是下午六點左右了。連忙招呼客人吃完晚飯,懷揣著主人家給的200元謝禮錢悠哉悠哉的往家走,因為飯菜做的多,沒吃完,加上天氣轉熱,經不住久放,主人家將剩下沒動的飯菜分給了前來幫忙的人,張炯也拿了一點肉菜用瓷缽子裝好。
其實農村裏就這樣,不會浪費食物,誰家有個事情,村子裏的人都會幫忙,你家拿點蔥,我家拿點蒜,他家拿點薑,算上主人家的,基本上調料不會到鎮上去買。事情完後,有剩下的飯菜也會讓別人帶回去,一個是自己家吃不完浪費了,也算是個小人情,畢竟往上查幾百年,大家都是同一個祖宗,因此村裏基本沒有什麼大的爭吵,關係也挺和睦。
張家溝說是溝,但是卻是一個小型的盆地,四麵環山,一條大河從中間穿過,現在正是農曆三月,一眼望過去,整個村子都是處在一片綠色中。不過現在天黑了倒也看不見什麼景色。村北是大河的下遊,在這裏大河拐了一個彎,向東方流去,在這個彎靠山的地方,就是張炯的家了。這裏地方寬敞,是以前生產隊的倉庫,張炯在家排行老二,哥哥叫張繼富,已經結了婚,去年家裏分家,房子分給了大哥,父母也由大哥供養,因為不想住在一起,拿著分給自己的錢向村裏買下了這個倉庫,打掃一下就搬來了這裏,現在偌大的地方就張炯一個人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