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塵埃(1 / 1)

劉如意究竟有沒有撐到殺死呂雉的那一刻?

他們一家三口還能不能活著從皇宮裏出來?

後來人雖然再無法得知,卻也毋須追問了。

隻知道史官的筆下,記的是太後自惠帝崩後便傷痛過度,因傷寒臥床,也漸漸走到了油盡燈枯。雖說無甚疑點,但死得也稍快了些。

呂雉死在初春,諸呂子弟就開始有些躁動了。文官想謀權,武將要謀反。總之,他們覺得這江山已然是呂家的,說什麼也不願撒手。他們似乎已經忘了,大漢姓的是什麼。

漢室宗親一直冷眼看著諸呂的狂妄,他們在等,等一個最好的時機。時機到了,就會把整個呂家連根拔起。而妖後病死的那一刻,他們總算是等到了。

齊王劉襄性情烈,又聽聞呂祿這廝意圖擁兵謀反。當即大怒,以為是時候該血染皇城。遂與陳平周勃密謀,將呂祿斬於其府內。呂祿一死,朝野上下肅清呂氏的呼聲大振。妖後無德,報應想來也到了。

呂氏的人被宗親群臣大肆屠戮,想來卻也無可厚非。此番外戚近乎奪了整個大漢江山,由不得他們不謹慎。

很快,諸呂盡除,大權終於不再旁落。眾人慶幸歡呼時,有一個老人卻站在城牆上歎著氣,他的身後,是一群唯唯諾諾的史官。張子房已經風燭殘年,但他覺得在兩件事沒有做完之前,走也會走得不安穩。

趙王究竟是否曾死而複生,史官還未定論。

呂氏雖除,大位上的皇帝卻依舊是個非正統的傀儡。

難怪張良覺得自己死不得,這兩件事若未做完,他是無法跟高祖交代的。所以他站著想了很久後,終於張開了渾濁的眼睛,緩緩道:“高祖三子趙王如意,薨於太後所賜毒酒,諡號隱。修羅大軍起兵謀反,不過民間笑談,不可錄之。”

群僚隻覺如釋重負,告退修書去了。

是以青史最後如此記載,倒也不錯。

至於另立新帝,眾臣子這幾日吵得口幹舌燥也沒個結果。隻因如今皇子之內,番王居多,德才兼備者則寥寥無幾。

張良又閉上了眼睛。

他想著他最得意的學生,暗自呢喃。

“除了你,有帝王之才的皇親確實難尋。隻可惜你雖為人中之龍,卻沒有坐龍椅的命。但你也莫笑他人及不上你,因為你倒是為這江山教了個好弟弟。代王劉恒品性跟你最像,卻還少了你那股戾氣,如此便白玉無瑕,天命所歸。”

所以,張良又知會了眾人擁立代王登基的種種理由,求得一眾望所歸。

想來若無此間種種,又怎有之後文景之治,萬古流芳?

千秋功過,終了不過是塵埃。

張子房隻道該做的事他已經做完,操勞一生難得偷到一刻清閑,於是他第三次閉上眼睛。

從此便懶得再掙開。

塵埃都會落定,亂的故事雖講完,盛世依舊要前行。而那些種種,又是後人的事了。

......

江東楚地,小橋流水。繁花之後,茅屋兩間。

女子著一身素衣,牽雪白駿馬,絕代風華。

孩提小女拉著她的衣襟牙牙學語,甚是可愛。

愚人道她活得平淡,卻不知這閑雲野鶴,已羨煞了多少輕狂年少。

此刻屋子裏躺著的人,倘若真能在哪一天醒來,看到這麼可愛的女兒,該會有多開心?

(全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