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1 / 1)

很久很久以前,擁有無上神通的大神伽仕撥尼亞率座下眾神駕著聖車,降臨這片一無所有的混沌之地,眾神來到後將混沌分成陰陽。從此,天上便有了日月星辰、雲霧雨雪;大地也有了山川、江河湖海。

創造了死寂荒蕪的天地後,眾神並不滿足,他們用自己的頭發變成不變不記得森林和比大海更遼闊的草原;用皮毛變成了飛鳥遊魚、爬蟲走獸,從此,天地間就有了生機。

眾神在天地間無憂無慮地生活了千萬年,但不知什麼時候開始,眾神再也快樂不起來,因為他們太寂寞了,每天除了麵對一成不變的天地外,便是那些比自己的身體更熟悉的麵孔,千萬年來,眾神都厭倦了。

終於有一天,眾神敵不過寂寞,決定以自己的血脈創造和他們一模一樣,擁有高等智慧的生物,於是,為尋找創造後神的理想環境,眾神在伽仕撥尼亞大神的帶領下離開原來的居住地,來到了美麗富饒的生命大陸。

到後來,眾神們根據各自的特質,創造了三十二個擁有不同神通的種族,即是後世所說的三十二後神族,後神族出現後,便與創造他們的眾神一同在法蘭傑聖山下生活,天地間從此熱鬧起來,天地間的和平也在這刻開始崩潰。

如此又過了千萬年,三十二個後神族已發展成三十二個擁有數萬到十數萬不等人口的大族,由於人口劇增,生存資源便相對顯得不足了起來,在這種情況下,三十二大後神族中,有一小部分選擇離開了聖山,在他們主神的領導下,渡海回到眾神的第一個居住地——迷失大陸,但大部分的種族還是留在聖山下的平原,與創造他們的身一起生活。

於是,為生存發展而產生的摩擦便不可避免的爆發了。先是各部落間人與人為獵物、為土地占有權的爭鬥,這種人與人間的爭鬥慢慢演變成了村落與村落之間的爭鬥,並迅速演變成部落與部落間的戰爭。

到後來又有一部分天性較和善,選擇中立的種族離開了聖山,到更遠的地方尋找發展空間,選擇留下的種族經過千百年的戰爭,慢慢的形成了崇尚光明與黑暗的兩大陣營,但兩大陣營實力相當,所以誰也滅不了誰,於是又展開了長達千年,無休無止的戰爭。

各後神族之間的戰爭,自然而然地影響了創造他們的眾神,在不知不覺間,後神族間的戰爭已變成了眾神之間的鬥爭,無可避免地,眾神之戰爆發了。

大戰打了一百零七天,擁有移山裂嶽、翻江倒海神通的眾神,將聖山下風光如畫的平原變成了百孔千瘡的萬裏蒼涼,打到最後,殺紅了眼的眾神紛紛祭起最強神力,打出滅世的禁忌力量。

最危急的一刻,若非一直中立的伽仕撥尼亞大神祭起混沌的力量“宇宙傾斜”,終止了眾神之戰,天地可能就在眾神合力的一擊下重歸於混沌。

眾神之戰結束了,可惜身受眾神合力一擊的伽仕撥尼亞大神也在這一戰中受了不治之傷,望著麵目全非的大地,痛心疾首的伽仕撥尼亞大神在回歸虛無前,用最後的力量下了封神咒,禁製了眾神的神通,因為他知道,天地再也經受不了第二次眾神之戰的摧殘。

可伽仕撥尼亞知道,封神咒隻是封印了諸神,若幹年後,擁有神通魔力的後神族必會再次引發毀天滅地的戰爭,為徹底解決這個問題,主神根據自己的模樣創造了第三十三個種族,擁有無上智慧但無任何神通的人族。

伽仕撥尼亞化為虛無後,光、暗兩大神族陣營的戰爭並未結束,經過三百多年的混戰,最後以龍、天使、泰坦、巨靈四族為首的光明八族,戰勝了以惡魔、修羅、元素、妖為首的黑暗九族,占據了聖山,自稱光明神族,把敗的一方稱為黑暗魔族。

大敗後的妖族受到龍族的萬裏追殺,慘遭滅族,僥幸逃過一屆的部眾逃進了森林,後來分別發展成黑妖族、妖族與亡靈族,而魔族與修羅逃到了大陸的西方,先後建立了格古帝國與大修羅帝國,元素族則逃到了南方,建立以宗教思想為統治根基、元靈神殿為中心的元素九族。

眾神之戰雖在光明神族的勝利下結束了,但這片大地上的戰爭,這時才剛剛開始,光明神族與黑暗魔族之間,早在眾神之戰中便結下了不解之仇,況且,聖山的神殿中還有伽仕撥尼亞大神留下的神器,在傳說中,誰擁有它,便可擁有伽仕撥尼亞大神的所有力量,成為神魔至尊。

仇恨,可以用愛和寬恕來化解;野心,卻隻有用征服來滿足。所以,隻要有這麼一個理由,戰爭便不可能有完結的時候,千年萬代,在天地間交替輪轉,循環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