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感光度設定
數碼相機一般有ISO100~800的感光設定。
高檔專業數碼相機的感光設定可以用ISO5O~ISO25600,感光度越低,圖像的質量越好,噪點少,其清晰度、色彩、層次越佳。當然,使用的光圈越大,速度慢,拍攝的難度也越大;相反,感光度越高,拍攝的難度小,但圖像的質量稍遜,噪點多,其清晰度、色彩、層次降低。在光線好的情況下,要盡量設定低感光度,隻有在照度差而又必須拍攝不能使用慢速度、允許犧牲部分影像質量的情況下,才能設定高感光度。
二、白平設定
白平設定是數碼相機最大的優勢之一。膠片隻有日光和燈光型之分,數碼則有自動、日光、熒光、白熾燈、閃光等多種平條件。在大多數的情況下,自動白平能夠應對自如,基本可以達到色彩還原準則。如果欲求更為精確的表現,可以在不同的環境下分別設定日光、熒光、白熾燈等,關鍵是對環境光的判斷是否準確。比如,在熒光燈室內,如果沒有察覺還有窗外自然光,那麼設定了熒光燈平模式,熒光燈照明區色彩準確,有自然光的地方就會偏品紅,因為熒光燈平模式增加了品紅以消除熒光燈特有的青綠色,自然光區本身不偏色,反因增加品紅而偏色。
三、圖像大小設定
照片能放大到什麼程度,數碼可以設定,從RAW、極精細到一般,遊刃有餘。如果照片將有重要途徑,一定要設定成最大格式。RAW和極精細的壓縮文件相比,從電腦上很難看出區別,但是,如果放大到一米,就能看到前者在暗部和層次色彩的差別,並非文件越大越好,大文件占空間,也是浪費。有一組數據可參考:200萬像素的相機,拍攝的最大文件為5.5M,依此推算,630萬像素最大文件為17.8M,1670萬像素最大文件為47.8M,以200dpi計,17.8M可以放大14英寸照片,47.8M可以放大30英寸照片,假如降低dpi至100,照片還可以再放大一倍,你要多大的照片,就作多大的設定,並通過實驗來取得經驗數據。
四、清晰度設定
數碼相機通過加強像素的臨界效應,可以提高清晰度。Canon 1ds MarkII有5級的銳度設定,0為無設定,在1~5的區域,數字越大,清晰度越高。提高銳度一般是急用照片,需要某種質量,又沒有時間一個個調整的情況下采用。如果有時間,最好不做銳度設定,而在後期根據畫麵精確地進行銳化處理。後期銳化的圖像品質,優於前期的銳化,後期餘地小,容易過頭並出現噪點。
五、反差設定
這是數碼相機的一大貢獻。膠片沒有在拍攝時設定反差這個概念,根據畫麵的反差情況和自己的需要,調整反差以控製光比,實際上是控製寬容度。高反差的拍攝對象,設定-1或-2,可以有效提升暗部層次;相反,設定+1或+2,可以把低反差的題材拍得有立體感。當然,任何事物都有利有弊,畫麵反差估計不準和設定不當,可能會損壞圖像。
六、色域設定
數碼相機具有很大的色域設置空間,通過改變數字圖像處理器的色彩生成編程,幾乎可以無限製的解釋顏色和改變平。為了使用方便和界麵友好,它製定了幾種常用的方式,並用標準、人像、sRGB、Adobe RGB、高飽和度、低飽和度來表示。標準,色彩正常,人像,增加了品紅+2檔,使膚色略顯紅潤。SRGB適用於絕大多數顯示器,(主要是PC機)通用性好,但是其色域窄,相對豔麗而層次少。Adobe RGB是專業選擇,雖然在原始圖像上看,色彩比較平淡,但是色域寬,色彩的記錄能力好,特別是有優良的後期製作空間,能夠最大限度地再現色彩,前提是一要使用蘋果機和優良顯示器,二要具備係統的色彩知識和熟練的色彩控製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