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你到底做了多少無用功(1 / 2)

你可能不知道,你的人生很多時間都用在“浪費”上了,用一係列的無用功堆砌出了一個“努力”的假象。其實不是的,你最好相信:你的時間戰術、你對某一方向的執著、你沒有方向的攻關……說白了,是沒有任何意義的。你有沒有反省過:你到底做了多少無用功?

也許隻有塞牙縫大小的事

但是為了一根“小牙簽”

卻如此大費周折

你到底做了多少無用功?

努力不是機械重複和蠻幹

時間就是金錢,金錢就是效率,我們的薪水是公司花出去的真金白銀,公司雇用了我們的人,同時,也雇用了我們的工作時間。

很多人一直兢兢業業地工作,可是有天卻突然發現,自己的努力和獲得的成績根本不成正比。有的人更是在奮鬥的征途中,既丟了西瓜,也沒有撿到芝麻。眼看比自己晚來的師弟師妹,升職都比自己快,薪水又比自己拿得多,而自己卻隻能心生焦慮,有力不知該往哪裏使。

那麼,你知道其中的原因不?你發現了問題的症結到底是什麼沒?與其唉聲歎氣,不如讓我們來剝繭抽絲,找出你不能把事情幹得漂亮、多出成績的原因。

不知大家是否聽過這麼一個故事:古羅馬皇帝哈德良手下有一位將軍,跟隨皇帝長年征戰。有一次,這位將軍覺得他應該得到晉升,便來到皇帝麵前提要求。

“我應該升到更重要的領導崗位。”他說,“因為我的經驗豐富,參加過10次重要戰役。”

哈德良皇帝是一個對人才有著很高判斷力的人,他並不認為這位將軍有能力擔任更高的職務。於是,他隨意指著拴在周圍的戰驢說:“親愛的將軍,好好看看這些驢子,它們至少參加過20次戰役,可它們仍然是驢子。”

聰明的你,茅塞頓開了吧?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經驗與資曆固然重要,但這並不是衡量能力的真正標準。有些人可能在一家公司待的年頭很長,付出的辛勞也很多,但由於他們不求上進,隻是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地重複自己習慣的工作方式,他們在某些工作技能上固然很“熟練”,但這種“熟練”的重複卻導致了惰性,阻礙了心智的成長,扼殺了真正的責任感和創造力。

這就是所謂的勞苦未必功高,反而是你活該累死,誰讓你沒有掌握做事情的技巧,做事情不能按圖索驥呢?讓你的上司老板器重你的唯一方法就是:你能用最短的時間,做出最耀眼的成績。現代企業越來越講究效率和效益,企業要想生存發展,關鍵要樹立“結果意識”,以傑出績效為工作的最終目標,也是唯一的目標。老板們普遍重視有傑出績效的員工,“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的評價標準早就不吃香了!

美國汽車業的巨擘福特,也是一個效率的倡導者。他被譽為“把美國帶到流水線上的人”,是一個酷愛效率的天才。他對績效、結果一向高標準嚴要求,他總是對手下們說:“工作一定要有更好的結果,工作一定要有更高的效率!”

什麼是提高效率?說白了就是不做無用功,你必須“揪出”那些阻礙效率提高的種種問題,並徹底地把它們消滅掉。否則,你就是做嘔心瀝血的黃牛也沒人會重視你。但是,有些人失敗了總是為自己找借口,卻從不去尋找失敗的原因,也不吸取失敗的教訓,以至於下一次同樣會失敗。我們常常會聽到某某說:“都是因為他,都是因為這個因為那個。”事情做砸了,總把責任推給別人或者怪條件不足,卻從沒有想過用什麼方法來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