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由南向北(2 / 2)

難怪,聖旨是要公告天下的,所以滿篇褒獎,是為了昭示朝廷有功必賞的公正之心,是給三軍將士、江淮百姓吃一個定心丸。口諭才是皇帝的本意,看來,父皇是真的對自己生氣了。

作為陳氏老臣,同蕭摩訶一樣,施文慶是皇帝心腹倚重的禦史閣臣,是皇權派的代表,同淳於量的相權派貌合神離,見到陳叔寶接旨後落寞神情,不免同情,安慰道

“郡王殿下,不必太過神傷,也不要誤會陛下對您的期待。現在朝中淳於丞相的勳舊勢力和到太師的世族勢力兩強相峙,互相權衡,構成朝廷的基本格局。可是他們畢竟都是外族異姓,誰坐大,皇上都不放心。吳王陳昌雖是皇族元老,卻是個老滑頭,一心隻想躲清閑,成就不了大事。現在陛下就指望殿下在淮南開創一個新局麵。這樣皇族雖不在朝,卻對朝中兩派形成巨大壓力,有利於鞏固我大陳江山。還望殿下能體諒陛下的良苦用心。”

陳叔寶抬眼看著施文慶一會兒,說道:“施大人與蕭大人,乃是陛下的文武雙臂。施大人指點,小王一定謹記在心。還請大人回複陛下,兒臣縱然粉身碎骨也一定不負皇恩。”

時事變遷,兩年多前,他還是一個無憂無慮的小王子,不過轉眼間,人心竟然險惡到這樣的地步,曾經慈愛的父親,也讓權力變得深不可測。比起呆在勾心鬥角的陳國王府宮城,前線的狼煙烽火,士兵的耿直忠誠更令他向往。看著手中聖旨,陳叔寶心中暗暗決心,這輩子就此老死邊關,再也不回朝廷了。至於皇帝要做什麼,宰相想做什麼,貴族想做什麼,他都不想管了。

稍稍收拾一番,派人通知花非花來接花非凡後,陳叔寶就領著樊氏兄弟、百歲奴和隨身衛隊出城向北出發。但在北城門口,遇到揚州刺史陳昌,他是來給陳叔寶送行的。

一陣寒暄之後,陳昌從身後喚來一個少年,讓他向陳叔寶見禮。陳叔寶一眼認出那個少年,就是陳昌唯一的兒子,吳王世子陳文賓,也就是他的堂兄弟。

“賓弟不必多禮,皇叔這是何意?”

“賢侄呀,你也知道,我這膝下隻有這麼一個犬子。平日嬌慣得有些放肆了,今聞賢侄即將赴淮南任職,就一個勁的央告我,想要讓我替他在你帳下求個差事磨練磨練。”

“皇叔,太抬舉我了。賓弟是吳王世子之尊,將來也是一方親王,在我這一個郡王手下任職,實在太委屈了。”

“寶哥哥,你就收下我吧。什麼親王、郡王的,我都不在乎。這麼多叔伯兄弟中,我就服你,就讓我跟著你幹吧。”沒等陳昌先說話,吳王世子先迫不及待的央求道。

陳昌回頭瞪了陳文賓一眼,轉身笑道:“你看把這孩子急的。我這傻孩子雖沒本事幫賢侄衝鋒陷陣或出謀劃策,但有一樣好,那就是會應酬,敢講話。賢侄有許多軍國大事要處理,這些迎來送往,交際官員的活兒不免繁瑣,以後都可交給他,也好讓賢侄更能專心軍政。賢侄千萬賣叔一個老臉,成全才好,畢竟上陣父子兵,殿下身邊沒有個本家人可不行。”

陳叔寶見陳昌執意為子求用,心下思忖,如果強行推辭,反讓他覺得自己瞧不起他,反傷體麵。他對陳文賓的了解不多,但看他一臉真誠的樣子,也有所感動,帶他去淮南,過陣子,他要是膩了,再送回來就是了。於是滿口應承,手下陳文賓,辭別陳昌,繼續北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