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 孩子離天才有多遠(1 / 3)

第一節 天才的含義

聊了那麼多內容,顯然我們不妨回到“天才”的這個話題上來。

天才,是一個令人向往的名詞,它是指擁有一定的天賦,包括:卓絕的創造力;想象力;天然的資質的人。一般認為,智商80到120之間叫做正常,其中110到120屬於較聰明,達到130叫做超常,超過160叫天才。

但我也說了,僅僅憑智商的高低判斷孩子是不是天才太偏頗。真正“天才”的定義,應該是具有卓越想象力,創造力、有突出的聰明才智,並且能把自身特長發揮到極致的人。

請注意,最後一個條件其實是最重要的——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長,聰明的人善於發揮特長,把自己的長處做到極致。愚蠢的人才會把注意力集中在短處的彌補而放棄特長的發展。

真實案例——做生意的天才

明芍從小就喜歡和小朋友交換東西,經常用一顆糖就能換回來一把不鏽鋼勺子,別人逗他:“為什麼換這個,也不能吃。”他很神氣地翻人家一個白眼,一副“燕雀安知鴻鵠”的樣子。過了一會兒,勺子不見了,他端著一大瓣西瓜回來了。原來帶著西瓜的那個小朋友忘記了帶勺子,他交換的條件是把比較大的那一瓣的西瓜送給他。旁人看見這個抱著西瓜啃得滿臉汁水的小孩子,心裏總是忍不住疑惑:“這孩子真的這麼聰明嗎?不是他家大人教他這麼幹的吧?”

明家家長也很尷尬,他們當然盼望有個聰明的孩子,但是這樣的總是能占到別人便宜的聰明,令他們的處境變得很微妙。他們也不認為自己的孩子日後會富甲一方,孩子雖然還很小,但是這樣的為人方式,總讓人能嗅出一種自私自利的暴發戶的味道。

明家父母給明芍下了硬性指標,命令他不許再和別人交換東西,明芍同意了。

而明芍上大學之後,假期回家,總是有很多的零花錢,父母問他打工沒有,他說沒,父母很擔心,擔心兒子行不軌之事。後來才知道,明芍看很多同學買票排隊很辛苦,於是在校園BBS上發帖子,原為大家代勞,每人收跑腿費4元,來求助的人居然很多。有些人沒有零錢,幹脆直接給5元,也不要他找。他排了一夜隊之後,嫌累,又花一百元雇了一位同學替自己排隊,兩天下來,除去雇傭費,明芍自己淨賺了七八百元。

父母目瞪口呆,他們一個月辛辛苦苦才能賺到的工資,兒子輕鬆自在地拿到手了。

千萬別磨滅孩子的特長,說不定那就是他天才的一麵

剛才我說,隻有愚蠢的人才會去想辦法彌補自己缺憾的一麵,這話肯定有不少人反對。或許有人會搬出那個很著名的短板理論來反駁——木桶儲水的多少,取決於最短的那塊板子。

可我需要強調的是,木桶理論完全是個偽命題。相信了這個偽命題的家長,開始拚命打造自己孩子的短處,希望他能門門優秀麵麵俱到。可問題是,誰規定木桶隻能用來盛水?如果我拿它盛金子,即便又短板又怎樣?因為木桶盛的金子多少,完全取決於長的那些木板。

這就像我們都不希望孩子偏科一樣,然而事實證明,那些偏科的人,往往會在自己最擅長的領域闖出一番天地。

雖然我們現行的教育理念是求全的,但聰明的家長應該學會在此基礎上支持孩子往自己最擅長的方向發展。如果你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反而逼著他去彌補自己所謂的“短板”。你可能在扼殺一個比爾·蓋茨或者索羅斯這樣的真正天才……

第二節 孩子的危機意識

在生活當中隨處潛伏著危機,對於幼小的孩子們來說,危機更是無處不在。

經常會在一些物件或者食品上看見“兒童需在父母陪伴下使用(食用)”的字樣,這也就告訴了我們,很多對於成人來說很普通的東西,對於孩子來說都會是危險的潛在因素。

但這些危險都是表象的,這樣的危機也隻是對身體而言的危機。其實,危機有很多種,先前提到的隻是最片麵和膚淺的危機。危機其實是生活中遇到的各種無法克製的阻礙,這種阻礙包括著各方麵,孩子成長的過程當中生活、學習,甚至是之後的工作當中都存在著危機。危機常常會讓人無能為力,因此在危機出現之前,首先應該學會的是預防。

中國有句古話“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意思就是讓人要有憂患意識,也就是所謂的“危機意識”。未來是不可預測的,人是不可能天天走好運的,就是因為這樣,才更應該讓孩子擁有“危機意識”這樣孩子在心理上,乃至行為上都有所準備,才能應對突發的變化。讓孩子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做好麵對最壞情況的打算,這樣當危機出現的時候就不會變的手足無措。

孩子具備危機意識,雖然不代表能把麵對的問題立刻解決,但卻可以把傷害降到最低,為自己尋找到出路。一旦具備危機意識,孩子就知道了什麼叫預防為主、防患於未然了,提前做好應對的準備,這樣在危機到來的時候才能轉危為安。

真實案例——“我習慣了”

劉穹的爸爸開著一家小公司,效益很好。班上同學經常調侃他是個“富二代”,老劉很警惕,他自己是從苦日子裏過來的,生怕兒子真以為自己家裏有金山,以後變成一個好吃懶做的敗家子,於是,老劉經常對劉瓊進行教育,闡述讀書的重要性,但是兒子總是一副心不在焉的樣子,而且對老爹的嘮嘮叨叨很不耐煩。

老劉沒有辦法,隻好像相聲段子裏那樣,對孩子裝窮,一次兩次的假裝沒有效果,他咬咬牙,幹脆真的把生活質量降低了。家裏再沒換購過大件,兒子要求換個筆記本他也置之不理。時間長了,不僅是兒子,連妻子都開始擔心丈夫的生意是不是真的在走下坡路。

這個假期過去,劉穹的成績平平無奇,妻子和老劉商量,要不要像往常那樣給兒子請家教,老劉態度堅決:“已經窮了,沒法再請家教。”妻子和劉穹都不吭聲。

假期結束的時候,劉穹遞給老劉幾張皺巴巴的鈔票:“老爹,別愁了,兒子我能掙錢了。”

原來,這個暑假劉穹跑出去打零工賺錢去了。想到剛放假的時候,老劉還以為兒子還如同以前那樣在外麵貪玩鬼混,還為此罵過他,不僅感動,更是感到特別羞愧。不過,他依舊沒有告訴孩子自己的真實情況,家裏的節儉作風依舊持續了下來。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幾年之後,老劉的公司陷入了一個圈套,資金周轉不善,家境真的困頓下來,老劉試圖和兒子講述實情,劉穹輕描淡寫:“別擔心了,老爹,我早已經習慣你對我裝窮了。放心吧,我以後能養活我自己。”

老劉聽了,心裏很尷尬,又有點暖和。

沒有困難,家長也要製造困難

人的本性是求懶的,隻有當環境把我們逼到迫不得已的時候,我們的潛力才會被挖掘出來。

所以,天才往往不是在安逸的環境下成長的溫室花朵。因為如果沒有暴風雨的洗禮,天才的潛質會被埋沒,就算是千裏馬也會變成一頭肥胖臃腫的畜生。

如果你覺得自己的孩子習慣了舒適的生活,不妨嚐試著給他們創造一些困難。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多帶他們出去體驗生活,讓他們感受到家裏感受不到的麻煩。當然,像老劉那樣“裝窮”,壓縮家庭物質開銷比例,也不失為一種困難教育的好辦法。

親子互動測試:

測試:看看你的危機應變指數

一個人的危機應變指數決定了他的抗險能力,曾經有人分析過,任何一個人從出生一直到老死,至少在一生中有過十次明顯地和死神擦肩而過。所以不要總是懷著僥幸心理,要知道你的未來還要應付很多次危機,而懂得在危機來臨時候應變的人就能取得先機。

現在已經知道在一個村子裏有50個獵人,每個獵人都有一條獵犬,而你也是獵人中的一員。現在村裏麵臨一個巨大的麻煩,你們這些獵人的50條獵狗中,至少有一條已經確定染上了瘋病,為了不讓這種疾病蔓延開來,必須要把得了瘋病的獵狗擊斃。

因為獵狗是獵人的好夥伴,傷害別人的獵犬實在太殘忍了,所以獵人們決定如果自己的夥伴得了瘋病,就有自己親自來結束他的生命。所以獵人們設定了這樣的規則,他們約定彼此隻能觀察其他人的狗,但不能看自己的,而且他們都能夠一眼看穿狗是否得了瘋病;每天他們都隻觀察一次,如果通過觀察確定了自己的狗市瘋狗,那麼就親自開槍擊斃自己的夥伴,但就算在不確定的情況下也不能開槍,並且要保證槍聲被其他的獵人聽到。

現在遊戲開始了,第一天你通過觀察發現有兩條瘋狗,現在你將要麵臨一個抉擇?你準備向自己的狗開槍嗎?

選擇開槍的人:你的危機應變指數為★★,你有些太過緊張了,連思考的能力都快喪失了,麵對危機的時候你很可能沒有能力去對抗,所以你最好是離危險遠點,別讓自己有機會陷入險境中。作為你的父母應該經常帶你去大場合,幫助你學會麵對緊張的氛圍,提高你的危機應對能力。

選擇不開槍的人,我們現在進入第二天。

第一天夜晚過去了,沒有聽到槍聲,到了第二天,你現在依然可以選擇是否要開槍。

選擇開槍的人:你的危機應變指數為★★★,雖然你盡量在維護冷靜,但卻沒有能夠真正的冷靜下來,關鍵時候掉鏈子是最危險的,千萬不要自信滿滿地硬著頭皮往前從。你需要和你的父母經常交流,學習一下長輩們的經驗,隻是一股子勇氣是不夠的,你還需要真正的社會經驗才能夠應對危險的場合。

選擇不開槍的人,我們現在進入第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