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議低年級繪本寫話教學的實踐研究
金山區金山小學肖蘭
一、低段寫話的重要性與困境
《新課程標準》對一、二年級學生提出的寫話要求是:“對寫話有興趣,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在寫話中樂於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根據表達的需要,學習使用逗號、句號、問號、感歎號。”表麵看來課標的要求並不高,但是真正落實到課堂中,經常會出現“橫眉冷對方格紙,俯首咬爛鉛筆頭”的可悲情形。問題的根源何在?我發現:低年級學生的書麵表達水平明顯地落後於口頭表達,這個時期的兒童大量會講的字詞不會寫、不會用,會寫的字詞又不能完整準確地表達自己的心聲。因此,讓低年級孩子寫話談何容易。有什麼輔助手段可以降低孩子寫作的門檻呢?麵對這一現狀,我在閱讀了美國教育家格雷夫斯的寫作教學理論後(他的實驗證明,幾乎所有的孩子初學寫作時都需從“繪畫”開始),結合孩子喜歡“塗鴉”的天性,嚐試繪本寫話的教學模式,讓孩子們在塗鴉中講述自己的生活,把自己的發現和感受用一幅繪畫來呈現。孩子們可以憑自己的興趣選擇題材,喜歡寫什麼就寫什麼,寫不清楚的通過畫畫來補充說明,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寫作就是把身邊發生的事用一句話、一幅圖記錄下來,從而煥發他們學習寫作的熱情,享受寫作的快樂。
二、繪本寫話訓練的實施方法
皮亞傑認為:“兒童自我發現的東西才能被內化,從而產生深刻的理解。每次過早地告訴孩子能夠發現的東西,對孩子的思維創造發展沒有好處,沒有促進。”因此,我認為激發學生寫話興趣是重中之重,隻要學生對所學的內容有了強烈的求知欲,感到所學內容對自己很有用,就能產生傾吐的欲望,“情動而辭發”。經過幾年的教學嚐試,我有了以下一些體會:
1.重內容,輕形式
【案例片段一】兔寶寶成長日記
老師先啟發談話:“同學們你們喜歡兔子嗎?看,老師今天把它請來了。(出示幾組卡通兔子圖)仔細瞧一瞧,它哪些地方長得最可愛?”(學生自由發言)接著,老師小結描寫一種小動物的方法:1.要描寫它的外形樣子,要仔細看它的頭部、尾部、毛色、四肢是什麼樣的。2.要把它的形狀、特點、顏色寫具體。接下就讓孩子自由畫畫,寫寫兔子的外形,然後交流,通過交流使孩子對兔子的外形有一個整體的把握,慢慢明白怎樣把動物的外形按順序觀察仔細,最後找最有代表性的特點重點刻畫。
我組織學生飼養兔子,並讓每個學生輪流寫日記,全班交流,一段時間下來孩子們掌握了一些寫作技巧,寫出了許多有靈性的作品。下麵是一些學生的作品節選:
5月9日星期二天氣:陰有時有雨作者:徐冬池
今天,我領養了兔寶寶軍軍。軍軍的眼睛真可愛,遠看像一粒黑豆,近一點看像棗核,再湊近一看,啊!軍軍的眼睛原來像荔枝核,從裏到外有三層,而且眼珠子是黑不溜秋的。
5月8日星期一天氣:陰有時有雨作者:王奕淳
今天,輪到我領養兔寶寶軍軍。我給它吃餅幹,發現它咬的時候,隻有一顆可愛的小門牙露在外麵,真好玩!隻見它嘴巴快速地動了沒幾下,一塊餅幹就吃完了。看樣子它挺喜歡吃餅幹的。
5月18日星期四天氣:晴作者:陳禕軒
今天,我一回到家就去陽台上看小兔。小兔看到我,就用那雙可憐兮兮的眼睛看著我。我馬上把籠子打開,小兔子一下子就竄了出來,把兩條後腿往後一伸,整個身體貼在地上,伸了個懶腰,那樣子真是太好笑了。我心裏想:肯定是籠子太小,它關在裏麵太累了,如果給它自由那多好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