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8年,唐玄宗遊幸華清宮時,特意召見了著名的女伶謝阿蠻。謝阿蠻善舞《淩波曲》,過去常入宮中,為自己和貴妃獻舞。後來,唐玄宗和貴妃等逃離長安,謝阿蠻便回老家去了。唐玄宗重返華清宮,獨自欣賞謝阿蠻獻舞,愈加思念楊貴妃。為了寄托哀思,唐玄宗還叫著名的樂師張野狐演奏《雨霖鈴》。相傳,這首《雨霖鈴》是唐玄宗特意為悼念楊貴妃而作的。
唐玄宗一心要為楊貴妃辦一場隆重的葬禮。肅宗最初是同意的,但是肅宗身邊的大宦官李輔國卻竭力反對。想當初李亨還是太子之時,唐玄宗與高力士很瞧不起李輔國,如今李輔國一朝得勢,便想盡辦法刁難唐玄宗。李輔國把楊貴妃之死跟楊國忠“負國兆亂”聯係在一起,認定“葬禮未可行”。舉行葬禮,等於否定了誅殺楊氏兄妹的合理性。沒有辦法,唐玄宗隻得秘密派宦官到馬嵬坡,選了一處風水上佳的地方改葬了楊貴妃。
真正讓父子關係陷入冰點,並導致唐玄宗被幽禁的導火索,則是史思明重新叛亂和洛陽的再度淪陷,生性多疑的唐肅宗又開始擔心唐玄宗會東山再起。坦率地講,已經75歲的唐玄宗不可能再有什麼政治野心,長期侍衛他的高力士、陳玄禮以及內侍王承恩、魏悅等,已經沒有能力組成新的政治集團。誠然,此時太上皇還是比較活躍地參加各種活動。原本太上皇就生性喜鬧,如今被架空了皇位,美人也香消玉殞,每天守著偌大的興慶宮,當然得想辦法自娛自樂,以消解內心的苦悶。唐玄宗居住的興慶宮,宮內有一條比鄰大道的長慶樓,唐玄宗無聊時常常站在樓上徘徊,下麵過路的行人無不停下腳步瞻望禮拜,高呼“萬歲”。有時候劍南奏事官也來看望唐玄宗,拜舞於長慶樓下,唐玄宗就叫玉真公主和如仙媛招待他們。特別是唐玄宗與郭英義的交往,更引人矚目。禁軍大將軍郭英義為人豪爽,唐玄宗常詔他到長慶樓,賜宴款待。這些活動本來是很平常的,但在緊張的戰爭形勢下,唐肅宗疑心太上皇“與外人交通”,似乎別有用心,於是便直接將郭英義調離禁軍,外任為陝州刺史、陝西節度使、潼關防禦使等。
由於太上皇與皇帝之間的猜忌日益尖銳,李輔國便趁機危言聳聽,製造太上皇要不利於皇上的言論。在肅宗的默許下,李輔國直接撤走了興慶宮裏的290匹馬,僅留下10匹。唐玄宗無可奈何地對高力士說:“我的兒子已經被李輔國迷惑了,一定不會盡心伺候我終老的。”760年七月的一天,李輔國更是“矯旨”逼迫太上皇遷居西內太極宮,高力士、陳玄禮以及原興慶宮宮內人員一律不準留在左右,隻留下數十位老弱的衛兵保護唐玄宗的安全。忙活完了這些事,李輔國趕緊為自己的自作主張向肅宗請罪,肅宗反而安慰他:“南宮、西內,有什麼區別?況且愛卿此舉也是害怕太上皇遭奸人迷惑,做出危害江山社稷的事來,沒有人會怪罪你的。”很顯然,幽禁太上皇,肅宗是持支持態度的,否則以李輔國一個宦官,怎敢進行這大逆不道的行為。幾天後,肅宗更是以實際行動支持李輔國,以“潛通逆黨,曲附凶徒”的罪名將高力士流放巫州,內侍宦官王承恩與魏悅分別流於博州和溱州,並直接罷免了陳玄禮的官職。
唐玄宗幽居西內後,李輔國派人嚴密監視唐玄宗的一舉一動,阻撓太上皇召見外人。刑部尚書顏真卿曾率百官上表,詢問太上皇起居,最後被貶為蓬州長史。李輔國還與張皇後狼狽為奸,阻撓太上皇與肅宗父子相見。不僅如此,李輔國在日常生活上更是苛待唐玄宗。虎落平陽被犬欺,如今一個宦官都能爬到自己頭上作威作福,唐玄宗怎能不惱不怨不恨,所以沒過多久,唐玄宗就積鬱成疾。美人不再,天倫之樂享受不到,連最貼心的仆人也離開了,此時的唐玄宗頓覺生無可戀,漸漸開始絕食,用來挽回自己作為一代帝王的最後尊嚴。762年,唐玄宗在孤獨中死去,享年77歲。
唐玄宗當政44年,死前竟沒有給自己修建陵墓。唐玄宗去世時安史之亂還未結束,肅宗也在唐玄宗後不久去世,新帝唐代宗倉促之下開始為唐玄宗修建陵墓,泰陵從動工到完成不足一年,其規模可想而知!而泰陵內,陪葬的隻有肅宗母親元獻楊皇後以及老臣高力士。可憐唐玄宗開創了一代盛世,晚年卻不得善終,身後更是被草草下葬,可歎!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