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前言(1 / 1)

美國西點軍校有一句名言:“態度決定高度。”沒有什麼事情做不好或做得不到位,關鍵是你的態度問題。事情還沒有開始做的時候,你就認為它不可能成功,那它當然最終也不會成功;或者你對事情的態度不端正,做事情的態度不認真,不積極,不熱情,那麼事情也不會有好的結果。沒錯,一切歸結為態度,你對事情采取什麼樣的態度,付出什麼樣的情感和心力,就會有什麼樣的趨向和結果。

成功人士與失敗者之間常常存在著很多態度上的差異,包括對待自己的態度,對待別人的態度,對待人生的態度,對待工作的態度,對待學習的態度,對待生活的態度,對待社會的態度,對待名利得失的態度,對待職務升降的態度,對待事業成敗的態度,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正是這些態度問題,決定了你的所思、所言、所行;正是你的所思、所言、所行,決定了你所處在社會中的高度,包括生活高度、思想高度、認識高度和人生高度等等。

有些人認為他們現在的境況和位置是由別人造成的,是由環境決定的,是由命運主宰的。其實他們現在的人生高度是由他們自己的心誌作基礎的,是由他們自己的態度作扶梯的,是由他們自己的言行作動力的,是由他們自己的能力作支撐的。態度決定高度,態度決定命運,已經成為一切成功人士共同信奉的座右銘。有一位納粹德國某集中營的幸存者維克托·弗蘭克爾說過:“在任何特定的環境中,人們仍然有一種最後的自由,就是選擇自己態度的自由。”

馬爾比·D·巴布科克說:“最常見的,同時也是最昂貴的一個錯誤,是認為成功有賴於某種天才、某種魔力、某些我們所不具備的東西。”可是,成功實際上是能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的。成功是正確態度的結果,一個人能取得多大成功,固然有其他的因素,但更多的是受他自己的態度所製約的。

我們的態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我們的人生走向和人生層麵:我們怎樣對待生活,生活就怎樣對待我們;我們怎樣對待別人,別人就怎樣對待我們;我們在剛開始執行一項任務時的態度決定了最後的成敗,這比其他任何因素都重要。人們對組織的態度越好,越積極,越樂觀,那麼他在這個組織中的地位就會升得越快,爬得越高,他的見識,他的思想,他的做事能力,他的處世技巧,他的道德水準,他的生活品位,也都會隨之升高。

難怪有人說,我們創造了自己的環境--心理的、情緒的、生理的、精神的,這些都是由我們自己的態度來決定的。

有積極的態度和積極的思維並不能保證事事成功,不能保證凡事都能心想事成,但肯定會使一個人所從事的事情逐漸向好的方向改善。

而消極的態度和消極的思維則一定會使事情敗績連連,無果而終。

積極的態度是人們實現自我行為有效性的堅實基礎,是人們在生存、生活、學習、工作和事業中取得成就的可靠保障,是人們獲得物質財富與精神財富的奠基石,而消極態度必將會導致人們自我行為的盲目性,是人們在生存、生活、事業等方麵取得成就的硫酸雨和絆腳石。成功人士的第一標誌,在於他的態度。一個人如果態度積極,樂觀地麵對人生,樂觀地接受挑戰,那他就成功了一半。

如何培養積極的態度決定了我們每個人事業發展的前景,決定了我們人生的高度。在現實生活中,要想真正實現人生的價值,取得事業上的成功,就要掌握好態度這把萬能的金鑰匙,用它來正確處理好工作與生活、他人與自己、名與利或得與失等各方麵的關係。

對待工作的態度必須認真、積極、敬業。認真、積極、敬業體現的是對工作的一種樂觀健康態度,具體地說,就是重視自己的工作,把工作當成一件神聖而有意義的任務來完成,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積極主動,盡職盡責,一絲不苟,並持之以恒。

“永遠都要坐在前排”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這種態度可以激發你一往無前的勇氣和爭創一流的精神。在這個世界上,想坐“前排”的人不少,真正能夠坐在“前排”的卻總是不多。許多人所以不能坐到“前排”,就是因為他們把“坐在前排”僅僅當成一種人生理想,一遇挫折和困難,不是畏縮不前就是怨天尤人,卻很少采取積極有效的具體行動。那些最終坐到“前排”的人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們不但有理想,更重要的是他們把理想變成了積極的行動。

因此,隻要對工作和生活抱著一種積極的態度,生活的步履就會與時俱進,人生的高度就會與日俱增!隻要掌握好態度這把金鑰匙,就能創造輝煌燦爛的成就!記住:無論做什麼事情,一定要用積極樂觀的態度去麵對,去行動,你的態度決定你的高度。

作者

2009年4月於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