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讀者跟著淩霄一路走來,一直跟著我看到了今天,在這裏我向這些喜歡國術的讀者表示感謝,淩霄說的東西都是我走過的路,也許在諸君的呀你看來是一些彎路但是這條路是真實的,我想會對諸君有些許的幫助,哪怕讓大家對國術產生一些喜愛,也是淩霄喜聞樂見的事情。
作為一個業餘習武者,淩霄的水平並不高,言辭也不甚優美,超過我的諸君其實早就厭煩了,你說的這些我早就懂了,快接著往下說吧!
嗬嗬!在我寫作的過程中,也得到了大家很多的幫助,其實對我本人來說也是有提高有所得的,在寫作的過程中,我也整理了一遍自己的所學,對我也是一個很好的反芻過程,讓我能更真切的看到國術的這些精華。
形意拳劍我講過很多次了,在這個章節中,我就不講解形意拳劍的好處了,我再說說“小馬過河”的故事,沒看過這個故事的可以查詢網絡,武人要借鑒別人的經驗,但是武人也要從中摸索出一條適合自己的道路,比如一個十八歲的孩子習武,每天踢腿500次,衝拳1000次,比如你是一個70歲的老人,拿到這個訓練計劃,首先就要修改,你得按照自己的體力去修改,不能和十八歲的孩子比。
一位退休的國家幹部買了一本養花的書,謹慎的按照書的要求去操作,很快他把自己所有的花都養死了,這個寫書的人是南方人,他寫的養花的書是按照南方當地的氣候寫的,如果你住在南極洲,你不能完全按照這本書去操作。
盡信書不如無書!
我寫的東西也是一樣,諸君再看的時候,也要睿智的去看待,人人的體質不同思維各異,也許我百般強調的形意劍中的難點,諸君學過一遍就會了,這都是有可能的,我寫的書也不敢說自己是真理,練武的人隻能一點一點的接近武學中的真理,我想我的說法很多老拳師傅們會讚同。小馬自己過河才知道,河水不像老牛說的這麼淺,也不像鬆鼠說的那麼深,這個深淺是自己嚐試出來的。
師父教弟子,最大的目的就是讓自己的弟子少走自己的彎路,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在武學中你自己真正體味到的東西,才是你自己的所得!
奉勸那些喜歡內家形意拳劍的朋友,找個身邊的老師吧,這樣對我們的提高是很有幫助的,一個小孩子不識字,自學成才考上清華北大的可能有多少?
同樣的道理,一個對拳腳一無所知的人,從打拳踢腿開始,練到武功的巔峰境界,哪個可能性又有多大呢?
嗬嗬《劍尖上的國術》如果諸君真的看懂了,就忘了它吧!
因為我的理解隻是我的理解,我隻是一個武術低低手,一個業餘的愛好者而已,我知道形意拳劍對人的好處,我把這些東西寫出來,當諸君的水平超過我的時候,自然就會有新的理解,也許能超出《劍尖上的國術》這本書的理解,形意拳劍的深邃,不是我一個人用語言文字能完全表達出來的,放下包袱才能輕裝前進!
山重水複疑無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在學武的過程中,這樣的感覺是經常出現的,一個“武坎”老過不去,但是吃飯的時候,或者幹別的事的時候,突然脊柱一股涼氣向上渾身一驚,突然間這個問題想明白了,“柳暗花明”突然出現在眼前。
練武的人是有風骨的,劍也是有風骨的,練劍的人和手中劍合在一起,就像電池的正負極,一定會擦出火花,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劍法招式中,諸君一定能練出自己的東西,半年一年之後,諸君回過頭去看,會發現自己身體和精神的變化,練武是有過程的,你隻有回頭去看才能發現。
回頭是岸
這個回頭是對自己的修正!
問觀音為何倒坐?
恨終生不肯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