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日與陳毅、譚震林等發出致中共中央軍委、劉伯承、鄧小平電,報告華東野戰軍一年自衛戰爭戰績。
6月30日與陳毅、譚震林決定立即執行中共中央軍委兵分三路的指示,由葉飛、陶勇率領第一、第四兩縱隊越過臨蒙公路向魯南挺進,由陳士榘、唐亮率領第三、第八、第十縱隊經萊蕪向魯西挺進,陳毅、粟裕、譚震林直接指揮第二、第六、第七、第九縱隊和特種兵縱隊集結於沂水、悅莊公路兩側待機出擊,以配合劉鄧軍行動。當天將這一部署上報中共中央軍委,並下達各部執行。中共中央軍委於7月2日複電指出:“布置甚好,惟萊蕪距敵主力甚近,陳士榘所部似以越過萊蕪直打泰安及其南北之線為宜。得手後收複肥城、東阿、平陰、寧陽、汶上、濟寧,與劉鄧直接聯係。爾後並應準備出魯西,與劉鄧協同打隴海路,出淮河,展開新局麵。判斷蔣方七天或十天內必改變部署,以主力一部回到兗泗,阻止我軍與劉鄧會合。因此,我軍必須在七天或十天內,以神速動作攻取泰安南北及其西方、西南方地區,打開與劉鄧會師之道路”。
同日劉伯承、鄧小平率晉冀魯豫野戰軍在山東張秋鎮至臨濮集之間突破國民黨軍的黃河防線,隨後發起魯西南戰役,揭開解放戰爭戰略進攻的序幕。
7月3日中共中央軍委電示陳毅、粟裕、譚震林並告劉伯承、鄧小平:
“你們西進、南進之五個縱隊,應以攻占泰安至臨城全線盡殲該線之敵為第一目標,勝利後再攻占該線以西各地。如行動迅捷可能達此目的,與劉鄧打成一片。”
同日與陳毅、譚震林電示仍在博山以南的陳士榘、唐亮及第三、第八縱隊:望即遵中央電示直攻泰安及以西地區,愈快愈好。
同日13時,與陳毅、譚震林發出報中共中央軍委並華東局電,提出以三個縱隊襲取新安鎮、郯城、馬頭一線,殲擊敵第五十一師,調動桂係及第二十八、第四十八等師增援。中共中央軍委於7月4日18時複電指示:“為顧及後方可能被敵侵擾,攻擊郯馬、新安鎮之任務,在目前數日內可做積極準備,待我西進兩路在津浦打響,正麵之敵開始後撤時,立即執行”。“五十一師殲滅後,你們應準備以兩個縱隊直下淮北、蘇中,打開局麵。北麵留下兩個縱隊,迅速移至膠濟線,準備打八軍”。“這樣四路分兵打敵後路,對於敵之主力完全不理,是因為正麵之敵極端集中,沒有好打機會,故應采取先打弱敵,後打強敵,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各打各的)方針,完全主動作戰,將敵拋入被動地位”。
7月4日11時,與陳毅、譚震林發出致中共中央軍委電,報告:國民黨軍主力向東裏店、沂水、坦埠前進,第八軍由昌樂、濰縣進逼臨朐。因此改變南攻新安鎮、郯城、馬頭計劃,“以主力首殲滅頑八軍(即整編第八師)一部,逼其後退,待敵主力進至東裏店、坦埠時,我則攻占魯村、萊蕪之線。陳唐兵團亦可配合此一戰役,爾後與劉鄧兵團造成銜接之勢”。7月5日下午,整編第八師第一六六旅撤出臨朐。華野準備打第八師的部隊停攻待命。中共中央軍委於7月6日電指示:先打八軍極為正確。
7月5日中共中央軍委致陳毅、粟裕、譚震林電,指示:“為吸引正麵之敵向東,不使後撤太快,便於我西進兩兵團取得勝利,同時保護後方,請考慮以足夠兵力殲擊由濰縣向臨朐前進之八軍,並相機攻取濰縣,而將南進計劃推遲一步。”
同日酉時,與陳毅、譚震林、劉先勝聯名發出致陳士榘、唐亮並告劉伯承、鄧小平、中共中央軍委電,指出:敵軍主力一部可能西援,你們必須迅速西進。如泰安不易攻下,則先將鐵路以西地區打開,攻占東平、東阿、肥城、寧陽、汶上等地。7月7日,陳唐兵團第三、第八、第十縱隊向津浦路萬德至大汶口段之敵發起進攻,7月8日攻克泰安城。
7月7日葉飛、陶勇兵團第一、第四兩縱隊攻克費縣,全殲守敵整編第五十九師之第三十八旅,並擊潰整編第七十七師一個旅,俘少將旅長以下1100餘人。
同日午時,與陳毅、譚震林聯名發出致中共中央、劉伯承、鄧小平、華東局並告陳士榘、唐亮電,報告:第一、第四縱隊攻克費縣,陳士榘、唐亮率領到第三、第八、第十縱隊明晚開始攻擊泰安。中共中央於7月10日發出賀電:“慶祝攻克費縣”。
同日酉時,與陳毅聯名發出致中共中央軍委電,報告攻克費縣、殲滅敵第三十八旅情況,決定迎殲由東裏店東犯之敵第二十五師、第六十四師等部。中共中央軍委於7月8日複電指示:“虞酉(7日酉時)電部署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