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安是福
在人生的漫長旅途中,要帶著一顆安定的心輕鬆地行走!
在北戴河海濱,行走的小販起勁地兜售貝殼。那是剛剛從大海裏打撈出來的各種漂亮彩貝,用塑料袋裝著,一袋裏麵有二十多枚。小販跟定了我,不停地說:“買一袋吧!才三十塊錢,比零買合算多了!”我禁不住誘惑,俯下身,認真地挑選起來。五十塊錢,我買了兩袋,覺得占了很大的便宜。
但是,不久我就懊悔了。那可心的“寶貝”漸漸成了壓手的累贅。一手一袋,越走越重,累得人連傘都撐不動了。同行的朋友同樣手提兩袋貝殼,苦笑著對我說:“嗨,你還要不要?你要是要,我把這兩袋給你。”
在老虎石附近,我看到一個和我們一樣手提貝殼的老婦人,她一定也和我們一樣為那壓手的“寶貝”所累。隻見她蹲下來,雙手在沙地上挖了個坑,然後就將那幾袋貝殼放進了坑裏。我和朋友會意地笑起來。朋友忍不住逗她:“阿姨,您當著這麼多人的麵埋藏寶物,不怕被別人偷走嗎?”老婦人一邊往坑裏填土一邊快活地說:“待會兒我走了你就來偷吧!”
離開了老婦人,朋友對我說:“要不,咱也先把這東西埋上,等回來的時候再刨出來。你看咋樣?”我堅決不同意,說:“跟那個坑比起來,我更願意相信自己的手。”
接下來,我們租墊子戲水,又打水滑梯。玩這些遊戲的時候,我們輪流看護著那幾袋沉甸甸的“寶貝”。說實在的,獲得寶貝的喜悅漸漸被守衛寶貝的辛苦消磨殆盡。
太陽偏西了,我們疲憊不堪地往集合地點走。路過老虎石的時候,我們不約而同地靠近了老婦人埋寶的地方。朋友笑著說:“有三種可能——東西被老婦人拿走了;東西被別人拿走了;東西還在。”我環顧了一下四周,確信沒人注意自己,將手裏的長柄傘猛地往下一戳,“嚓”的一聲,是金屬碰到貝殼的聲音。“還在!”我和朋友異口同聲地喊出聲來!
突然間,我心裏很黯然很惆悵,我在為自己愚蠢地錯失了仿效老婦人卸掉重負的機緣而沮喪。想想看,人在世上漫長的旅程中,最沉重的其實並不是某種外物,而是自己那顆無法安定的心啊。一個巢,心安下來就是家;一個穴,心安下來就是福。想那個老婦人,天真地挖了一個坑,然後心安地把一份天真寄存在裏麵。這一日,她一定玩得比我們好,她輕鬆地行走,輕鬆地戲水。待到她歸來挖出她的彩貝,她就可以微笑著為自己的心安加冕;而我呢,我在不心安地奔波勞頓之後,又為自己選擇了不心安而難以安心。我的累,源於手,更源於心啊。
(張麗鈞)
2.降低快樂的標準
把快樂的標準降下來.降到人人都擁有的境地,那就快樂了。
澳大利亞開奧運會的時候,在這片土地上發跡的媒體大亨默多克當然會去捧場。
在現場,默多克發現座位底下散落著一枚硬幣,他站起身來,然後蹲下,撿起了那枚硬幣,臉上帶著微笑。
這則細節被媒體爆炒,但我隻記住了默多克的微笑,擁有億萬資產的他卻為撿到一枚硬幣而微笑。
香港的記者曾問過亞太首富李嘉誠:“君以為一生之中,最快樂的賺錢一刻是何時?”李說:“開一間臨街小店,忙碌終日,日落打烊時,緊閉店門,在昏暗燈光之下與老伴一張一張數鈔票。”
李嘉誠的答案令記者措手不及,但這真是妙答啊,一點都不做作,誰都會對這樣的快樂會心一笑。
快樂的標準是一根可以無限拉伸的橡皮筋,你的欲望越大,它拉得就越長,快樂的標準也就越高。默多克、李嘉誠是聰明的,把快樂的標準降下來,降到人人都擁有的境地,那就快樂了。
澳大利亞還有位華籍企業家謝英福,當時馬來西亞有一家國營鋼鐵廠經營不景氣,虧損高達1.5億元。首相馬哈迪找到他,請他擔任公司總裁,他不假思索地答應了。在別人看來,這是一個錯誤的決定,因為鋼鐵廠債重難還,生產設備落後,員工凝聚力渙散,這是一個巨大的洞,一個根本無法填平的洞。
但謝英福卻坦然對媒體說:“當年我來到馬來西亞時,口袋裏隻有五元錢,是個國家令我成功,現在我要報效這個國家,如果我失敗了,那就等於損失了五元錢。”
年近六旬的謝英福從別墅裏搬出來,住進了那家破敗的鋼鐵廠,三年後。工廠起死回生,開始大量創造財富。
五元錢每個人都擁有,但當你擁有一萬元、一百萬元、一千萬元的時候,還會以五元的標準衡量自己的快樂嗎?
快樂像跳高,跳杆越低,我們就會越輕鬆,越無所畏懼。
(流沙)
3.要命的珠寶
即使是一個充滿智慧的地獄,也比一個愚昧的天堂好些。
從前,有位叫狄利斯的商人和他長大成人的兒子一起出海。他們隨身帶上了滿滿一箱子珠寶,準備在旅途中賣掉,但是沒有向任何人透露過這一秘密。
一天,狄利斯偶然聽到了水手們在交頭接耳。原來,他們已經發現了他的珠寶,並且正在策劃謀害他們父子倆,掠走這些珠寶。
狄利斯聽了之後嚇得要命,他在自己的小屋內踱來踱去,試圖想出個擺脫困境的辦法。兒子問他出了什麼事情,狄利斯於是把剛才聽到的話告訴了他。
兒子勸父親不要慌張,會有解決的辦法的。突然,狄利斯想出了一個好辦法,附在兒子的耳朵上悄悄說了幾句,兒子心領神會。
過了一會兒,狄利斯怒氣衝衝地衝上了甲板。“你這個笨蛋兒子!”他叫喊道,“你從來不聽我的忠告!”
當父子倆開始互相謾罵的時候,水手們好奇地聚集到周圍。然後,狄利斯衝向他的小屋,拖出了他的珠寶箱。
“忘恩負義的兒子!”狄利斯尖叫道,“我寧肯死於貧困也不會讓你繼承我的財富!”
說完這些話,他打開了珠寶箱,水手們看到這麼多的珠寶時都倒吸了口涼氣。狄利斯又衝向了欄杆,在別人阻攔他之前將他的寶物全部投入了大海。
過了一會兒,狄利斯父子倆都目不轉睛地注視著那隻空箱子,然後兩人躺倒在一起,為他們所幹的事哭泣不止。後來,當他們單獨一起呆在小屋時,狄利斯說:“我們隻能這樣做,孩子,再也沒有其他的辦法可以救我們的命!”
“是的,”兒子答道,“您這個法子是最棒的了。”
輪船駛進碼頭後,狄利斯同他的兒子匆匆忙忙地趕到了城市的地方法官那裏。他們指控了水手們的海盜行為和犯下的企圖謀殺罪,法官逮捕了那些水手。法官問水手們是否看到狄利斯把他的珠寶投入了大海,水手們都一致說看到過。法官於是判決他們都有罪。法官問道:“什麼人會棄掉他一生的積蓄而不顧呢,隻有當他麵臨生命的危險時才會這樣去做吧?”水手們啞口無言,隻得賠償了狄利斯的珠寶,法官因此饒了他們的性命。
4.牧師的忠告
偉大的認知能力和無私的心的結合最易產生思想的智慧。
伍德養了100隻鵝,有一天,死了20隻。於是,他跑到猶太牧師那裏,請教怎樣養鵝。
那位猶太牧師專注地聽完伍德的敘述問道:“你是什麼時候放牧的?”
“上午。”
“哎呀!純粹是個不吉利的時辰!要下午放牧!”
伍德感謝牧師的勸告,高興地回了家。3天後,他又跑到猶太牧師那裏。
“牧師,我又死了20隻鵝。”
“你是在哪裏放牧的?”
“小河的右岸。”
“哎呀,錯了!要在左岸放牧。”
“非常感謝您對我的幫助,牧師,上帝祝福您。”
過了3天,伍德再次來到猶太牧師那裏。
“牧師,昨天又死了20隻鵝。”
“不會吧,我的孩子,你給它們吃了什麼?”
“喂了包穀,包穀粒。”
猶太牧師深思良久,開始發表見解:
“你做錯了,應該把包穀磨碎喂給鵝吃。”
“萬分感謝您——牧師。由於您的勸告,上帝會酬謝您。”
又過了3天,伍德有點不快但又滿懷希望地敲響了猶太牧師的房門。
“哦,又碰到什麼新問題啦?我的孩子。”猶太牧師得意地問道。
“昨晚又死了20隻鵝。”
“沒關係,你要充滿信心,常到我這兒來。告訴我,你的鵝在哪裏飲水?”
“當然是在那條小河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