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XUYAN
(濟生活)的教師教學用書,還被長江文藝出版社選入《百年百篇經典微型小說》(1901-2000)。他的作品處處體現出哲人的思索與智者的感悟,是根植於現在中國的文化土壤而深入到生命深處的對生命意義與人生價值的探索。
本書收錄了蔣光宇最優秀的作品。為了青少年閱讀更加方便,領悟更加深刻,我們在每篇作品前都添加了導讀,或介紹作品的主要內容,或分析作品想要表達的中心思想,文字不多,
它不能代替你出類拔萃,但能激勵你超越自己。它不能代替你愛不釋手地閱讀,但能激勵你發掘善良、正直與智慧的珍寶。它不能代替你深謀遠慮地思考,但能激勵你尋找做人、處事與成功的向導。它不能代替你成為偉大超凡的聖人,但能激勵你成為高尚幸福的好人。這就是我的心願,這就是我的期盼。
當上帝把一個看似不可能實現的夢想放在我們心中的時候,就已經是對我們的莫大關愛了。
1970年 12月 6日,波蘭的首都華沙寒氣逼人。來訪的聯邦德國總理勃蘭特向華沙無名烈士墓獻完花圈之後,來到華沙猶太人殉難者紀念碑前的廣場。突然,他雙膝著地,跪在了紀念碑前!他是向二戰中被德國納粹屠殺的 510萬猶太人表示沉痛哀悼,為納粹時代德國所犯下的罪孽深感負疚,虔誠地認罪贖罪。勃蘭特此舉震驚了世界,尤其震撼了德國人的靈魂。當時的民意調查顯示,有 80%的德國人非常讚賞此舉,認為這種出乎意料的方式更充分地表達了德國人悔罪的誠意。此舉也贏得了波蘭人民的理解和信任,認為它為“結束一段充滿痛楚與犧牲的罪惡曆史”邁出了重要的一步。1971年的諾貝爾和平獎授予了勃蘭特。
1976年 1月 8日,周恩來逝世。9日淩晨 5點,聯合國總部大廳的聯合國大旗降了半旗,所有聯合國會員國的國旗,都不升起。這在聯合國從無先例。因此,有的國家大使提出質問:我們國家的元首去世,聯合國大旗依然升得那麼高,中國的第二首腦去世,聯合國降半旗還不算,還把其他國家的國旗收起來,這是為什麼?當時的聯合國秘書長瓦爾德海姆說:“為了悼念周恩來,聯合國下半旗,這是我的決定。原因有二:一、中國是個文明古國,她的金銀財寶多得不計其數。可是她的總理周恩來在國際銀行沒有一分錢的存款!二、中國有 10億人口,可是她的總理周恩來沒有一個孩子!你們任何一個國家元首,如能做到其中一條,在他去世時,總部也可以為他降半旗。”全場人默然。
阿根廷政府最近作出一項特別決定,向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做出過重要貢獻的辛德勒遺孀埃米莉·辛德勒夫人每月提供 1000美民。他們的這段傳奇經曆,後來被美國導演斯皮爾伯格搬上銀幕。電影《辛德勒的名單》真實、成功地錄下了這段曆史,榮獲奧斯卡大獎,辛德勒夫婦的事跡也因此被世人廣泛傳頌。二戰結束後,辛德勒夫婦於 1949年來到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的聖維森特區定居。1974年丈夫去世後,獨居此地的埃米莉因缺少收入來源,經濟開始拮據,生活困難。阿根廷的內政部長科拉奇在總統府接見了埃米莉·辛德勒夫人,並向她宣布了這項由梅內姆總統特批的決定。
在重大的曆史事件麵前,在尖銳的意見分歧麵前,在衰老的生
存困難麵前,是什麼有如神助的力量保護了人的命運?甚至保護了
民族、保護了國家的命運?是什麼有如神助的力量能夠使不同語言、
不同膚色、不同民族、不同國家的人民消除隔閡、形成統一的思想
和意誌?是善良的力量,是正義的力量,是進步的力量,是推動曆
史車輪向前發展的人民群眾的力量。而人格的力量,就是這些力量
的集中體現。人格是個人的道德品質,也是個人的性格、氣質、能
力等特征的總和。不可否認,具有高尚人格的人也可能遭遇厄運和
不幸。但是,具有高尚人格的人寧可遭遇厄運和不幸,也絕不會放
棄高尚的人格,因為他們並不是為了得到回報才保持高尚的人格。積善多者,雖有一惡,是為失誤,不足以亡。積惡多者,雖有一善,是為誤中,不足以存。從曆史的觀點看,從發展的觀點看,從全局的觀點看,高尚的人格無疑是命運的保護神。
沒有高尚的人格,便沒有高尚的事業。
沒有高尚的人格,便沒有高尚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