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彥關進了刑部大獄,秋後問斬。沐昕離開了常寧,女兒茶不思、飯不想,晝夜難眠、麵黃肌瘦,這一切都拜徐皇後所賜。王貴妃越想越難受,她要報仇,要泄心中憤恨,她一改過去的傲慢脾氣,主動接近朱棣的寵妃(麗妃)。
麗妃是個極具野心的高麗美女,從她成為朱棣妃子的那一刻起,就有做大明朝皇後的野心,聽王妃說要協助自己取代徐皇後,她的心裏暗自高興。一個是野心勃勃,一個要報仇雪恨,兩人一拍既合,協商著如何才能置皇後於死地?
麗妃從高麗國帶來了自己的貼身太醫——樸恩俊,他向麗妃獻計:“高麗的人參,遠近聞名,可將千年的人參果,呈送給皇後。”麗妃不解地問:“那千年人參果,是父王送給女兒的陪嫁寶貝,豈能隨便送人?”樸太醫道:“正因為人參果的珍貴,才有資格把它呈送給‘尊貴’的徐皇後。”麗妃不知樸太醫的葫蘆裏賣的是什麼藥?
見麗妃疑惑,樸太醫索性明了,他將麗妃領到自己種植的室內草本植物“貝母”前,指著它說:“貝母全株有毒,它含有大量的貝母堿,觸摸它就會引起喉部過敏,而大量攝入,則引起喉嚨腫脹、窒息死亡。奴才已經提煉了一些貝母堿,可將人參果置與貝母堿的液體中浸泡時日,晾幹之後再呈送皇後。”“那人參果豈不變色?”“怎麼會?奴才選擇貝母堿,是因為它不會改變人參果的色彩。”“若皇後不用,那還不是白搭。”太醫見麗妃擔心皇後不食人參果,就問:“那皇後近來的身體如何?”“不如以前,尤其是兩個兒子欲毒皇帝和太子之後,她整日裏悲悲切切、哀哀戚戚,看似老去了許多。”樸太醫高興地說道:“那就得了,隻要是皇後的身體欠佳,自然而然就會想到麗妃曾經送與她的千年人參果。這人參果能治大病,能起死回生。”麗妃一聽,把心放進了肚裏。
漢王、趙王,沒有回到自己的地盤,軟禁在南京,朱棣派親信接管了北平和雲南。沐春、沐昕隻是享受待遇,沒有半點權利,還不準他們離開雲南半步。
邊景昭不但成了大明朝的駙馬,還正式接管了東廠,成為東廠的督主。
姚廣孝離開了南京回到了“普濟寺”,上官伯達留住在姚府,他本想攜朱茵、牡丹與謀士一同回寺,卻被朱棣婉言相留。
避免了皇家自殘,完成了太祖的夢托,張三豐告別了朱棣,回到了武當。臨行前,朱棣攜官員將蹋仙送至南京郊外。上官請求蹋仙回鄉探望,張三豐歎氣道:“誰人不想家?隻是老道早年的行為,無顏再見鄉親父老。”上官雖能理解蹋仙的苦衷,但他仍然希望能在坎下與蹋仙重逢。
“家和萬事興”,皇室也是如此,為了驅散婚筵慶典留下來的陰影,朱棣召集皇室成員,宮殿議事,上官伯達和陳瑛應邀參加。
朱棣和皇後,端坐在正殿的上方,左右兩邊依次排列著貴妃、皇子、公主、駙馬,皇室成員裏,惟獨常寧不到,朱棣詢問王貴妃,“常寧為何不到?”“貴妃跪地泣曰:“常寧昨晚高燒不退,故而未到。”“太醫怎麼說?病情如何?”“心病須心治,常寧的病乃思念丈夫所至,非太醫所能。”朱棣歎道:“過些時日,朕去探望,爾等也須好生照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