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新聞工作者的“五家”、“五通”及其他(代序)(1 / 3)

魏文彬

新聞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導向正確,是黨和人民之福;導向錯誤,是黨和人民之禍。”江澤民同誌的這句話,我認為算是說到了家。新聞工作的好與壞、對與錯,與黨和人民的禍福攸關,生死攸關。

新聞工作如此重要,怎樣才能搞好新聞工作?這是一個重大命題。同誌們要從政治的、理論的、曆史的、全局的高度認真研究、認真思考、想清楚、弄明白。在這個重大問題上,要務求甚解,要通透,要大氣。就像做人一樣,不大氣,一輩子都在小事上糾纏不清,愁腸百結;大氣了,就會在名利之間、恩怨之間、得失之間,甚至生死之間四兩撥千斤,遊刃有餘,超然物外。

大氣是什麼?大氣是素養,是一種高超的政治素質、業務素質、藝術素質的外在表現。這種素養,要靠長期的學習、修煉、積澱,要厚積薄發。否則,火候不到,功力不夠,終究難成正果。

一、新聞工作者的“五家”

這裏說的“五家”,是指“五家”的某一點,即政治家的頭腦、哲學家的思維、藝術家的眼光、慈善家的心腸、史學家的良知。

1.政治家的頭腦

毛主席說過,要政治家辦報。對於媒體,特別是對於主流媒體而言,政治屬性是第一位的,社會效益是第一位的。這一點在任何時候都含糊不得,錯不得。因此,我們要始終保持政治家的頭腦,要善於從政治上思考問題,處理問題。

媒體的政治性,主要體現在導向上。導向是旗幟,導向是生命,導向金不換。導向錯了,一了百了。為什麼?因為導向直接與政權密切相關。導向主要是對人而言的,直接影響人心向背。人心向,江山穩;人心背,江山垮。由此看來,導向安全、輿論安全直接關係到執政安全。這個道理一定要弄懂、弄通、弄透。否則,遲早要出問題、栽跟頭。我們廣電局的大門口為什麼有武警站崗?是樓裏有重要財產?不是。是我們身份重要?更不是!是這個機關重要。這個機關,雖然不是直接的權力機關,但它直接影響國家的政權,所以,國家要派人守著它、看著它。在這裏工作的人,如果連這點政治意識都沒有,那就太不應該、太不合格了。

當前輿論引導的重點是什麼?是學習“三個代表”,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我們輿論引導的任務就是要使黨的主張變成人民的共識,變成廣大人民群眾自覺的行動。

2.哲學家的思維

哲學家的思維,主要是辯證思維。辯證思維,對新聞工作者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世界是紛繁複雜的,要在紛繁複雜中找規律,把握規律,沒有哲學家的思維是不行的。這種思維,直接決定你如何判斷、如何取舍,決定你以怎樣的態度去傳播信息、引導輿論。為什麼會出現導向問題、低俗化問題、“五大公害”問題?一個致命的原因就是缺乏哲學家的思維,站不高,看不遠,想不透,摸不著規律,跟著感覺走。

哲學家的思維是辯證的思維。解決新聞宣傳中遇到的問題,需要這種思維,需要用發展的思維、運動的眼光看問題。隻有這樣的思維、這樣的眼光,才能做到由表及裏,一葉知秋。

3.藝術家的眼光

輿論導向看似與藝術無關,其實關係很大。總體上說,在輿論引導上要講究藝術,什麼時候說,什麼時候多說,什麼時候少說,什麼時候沉默是金,不說。至於怎麼說,更有講究,先聲奪人是說,大氣磅礴是說,和風細雨也是說。總之,說不說,說什麼,怎麼說,都有藝術。人家剛生個孩子,樂不可支,你卻說人總是要死的。雖然是句大實話,但也是句大蠢話。環保問題是個天大的問題,但好的可以說,不好的就隻能看,要說也隻能寫內參,否則就容易引起恐慌,產生震蕩,於事無補。省委、省政府下決心關閉沿洞庭湖200多家紙廠,我們說了,但說得一般,沒產生太大的積極影響;倒是洞庭湖老鼠一事,被弄得天下皆知。

輿論引導需要有極好的感覺,有很多很複雜的問題。一要講紀律,二要講究宣傳藝術。

4.慈善家的心腸

我們是社會工作者,麵向全社會、麵向老百姓,要關注民生。新聞工作者要有慈善家的熱心腸,對基層、對老百姓、對弱者,一定要有同情心,要引導他們、幫助他們、關愛他們,不能忽視他們、冷漠他們,更不能有意無意傷害他們。這是我們在宣傳當中要很好把握的。這幾年湖南衛視《晚間》欄目一個最基本的東西是原汁原味反映老百姓的事情,大部分的內容是勸善、向善的,所以《晚間》這幾年沒有太多的風險。但好節目我也要挑毛病,有一次專門拍一個慘不忍睹的殘疾人的生活,我就坐立不安。我認為,這是缺乏慈善家心腸的表現。湖南經視每年搞一次《愛心改變命運》;公共頻道定位為慈善公益頻道,搞“幫助直通車”、“幫女郎”;湖南電台交通頻道每年搞“愛心送考”,都市頻道搞“小李飛到”等等,這些都是很好的活動。

5.史學家的良知

這裏講的是對社會的良知、對曆史的良知,不是對某個人的良知。是大良知,不是小良知。糊塗人管不好導向,冷漠的聰明人也管不好導向。我們的宣傳要對社會負責,對人民負責,對曆史負責。如果沒有這樣一份良知的話,我們過去很多東西可能要重寫。比如不應該把毛主席晚年的錯誤過分誇大,進而把那一代徹底否定,把整個黨和國家的曆史都否定了,這就是沒有良知,也不符合曆史的真實。

二、新聞工作者要“五通”

“五個相通”,即與祖國、與人民、與社會、與曆史、與未來息息相通。

1.與祖國息息相通

祖國是我們一生最大的精神家園。新聞工作者如果有這樣一種思想感情,就會有把國家利益視為最高利益的情懷。國家利益通過政黨、政府、政權、政策、法律法規等形式來維係和實現。社會安定與否,發展進步與否,人民安康與否,都是國家利益的組成部分。新聞工作者是否與祖國息息相通,其實就是考驗他(她)是否堅定不移地站在國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的立場上觀察處理問題,發揮輿論監督作用。反觀“紙包子”事件,在國際上產生極為惡劣的影響,北京電視台那個記者無中生有、惡意炮製的這條假新聞,對祖國利益、祖國形象傷害有多大?大到無法形容。這就不是與祖國息息相通,而是與國家利益背道而馳。局總編室、局監聽監看中心、局紀檢監察室最近作了一次情況摸底,湖南廣電一年多來沒有發現虛假新聞報道,但是不是一定就沒有呢?千萬不能高枕無憂、掉以輕心!

2.與人民息息相通

與人民息息相通,是對新聞工作者的基本要求。新聞工作者如何做到與人民息息相通?主要看他(她)是不是貼近群眾,是不是了解民情、傾聽民意、關注民生,是不是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是不是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辦群眾之所盼。這些都是重要的原則問題,也是我們常說的黨性和人民性。這兩者不是矛盾的,對黨負責就是對人民負責。

有人喜歡做民生新聞,這是好事,但怎麼做,這是大事。現在我們地麵頻道個別節目裏麵一些殺人放火、搶劫橫行、畸形情感的東西比重偏高。這些報道初看都是為民說話、為民解困的民生新聞,但堆在一起,時間一久,就不是那個味道了,人民群眾會不會把我們的社會理解成一個殺人放火、偷盜搶劫、情感畸形的社會?難道這就是我們的民生關懷?難道這就是我們要的宣傳效果?這其實不是與人民息息相通,而是在客觀上誤導人民群眾。所以息息相通不是有聞必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