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手的學問

手浴療法的特點

手浴療法具有較好的保健和治療效果,而且簡便易行,又無毒副作用,備受人們的推崇與喜愛,它包括熏蒸法與洗浴法兩部分內容。

熏蒸法

又稱蒸氣療法或中藥蒸氣浴,是利用藥液蒸氣進行治療的一種方法。它將煎沸的中藥汁液傾入大小適當的容器中,患者的雙手置於容器中,離藥液一定距離,上部覆蓋布單以保存熱氣,進行熏蒸。

洗浴法

即將藥物煎煮後取其汁液,然後用藥液浸洗手部,以達到治療的目的。亦可在熏蒸後,待藥液溫度冷卻至適宜時,將雙手浸入藥液中洗浴。

熏蒸法與洗浴法可分別使用,也可配合使用,即可先熏後浴,又可邊熏邊浴,視具體情況靈活運用。

手浴療法的作用原理

手浴療法的溫熱刺激能促進手部皮膚毛細血管的擴張,加速血液和淋巴液的循環,活躍網狀內皮係統的吞噬功能,增加細胞的通透性,促進新陳代謝。同時,這些生理上的細微變化,可以提高皮膚對藥物的吸收率。

這樣,手浴療法中藥物和熱力的共同作用,通過人體循環係統,由局部而達到全身各組織器官,從而發揮其扶正祛邪、調整氣血、平衡陰陽的作用,達到祛病健體的目的。

另外,使用藥物浴手時,除特定的反射區接受熱透作用和藥物作用外,其他反射區也接受了這同樣的作用,對其相應的髒腑也起到了保健效果,故能將治病與保健融為一體。

手浴療法的適應症

手浴療法適應症極為廣泛,如軟組織損傷所致的肢體腫脹、疼痛,傷風感冒,神經衰弱,風濕性關節炎,周圍血管障礙,慢性支氣管炎,腹瀉,呃逆,肢體發冷,各種癬症等。

手浴療法的注意事項

熏蒸時,手部與藥物間保持適當距離,並根據藥液溫度不斷調整,以舒適而又不燙傷皮膚為度。浸浴時,一般溫度控製在40℃左右,以能忍受而又不燙傷皮膚為佳。

治療時,要注意保暖,尤其是熏蒸後更應避免受風寒刺激。

惡性腫瘤、癲癇、急性炎症、手部皮膚潰瘍者等禁用熏蒸法。

熏洗藥液一般不可內服。

手浴療法常配以手部按摩,以增強療效。

自製家庭常用浴手液

荊芥防風浴手液

羌活、獨活、防風、荊芥各50克,紫蘇葉25克。將以上材料加入適量水,煎取汁液,待溫度適宜後浸洗手部,具有辛溫解表、祛風防感冒之功。

川芎白芷浴手液

川芎、白芷、辛夷花、蒼耳子、蒿本各50克。將以上材料加入適量水,煎取汁液,待溫度適宜後浸洗手部,具有溫肺通鼻、止眩暈之功效。